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学作品书写变异的例子

2023-11-02 来源:意榕旅游网


文学作品书写变异的例子

第一节 变异学学科的基本原理

一、变异学的理论核心

不同文明文学的异质性与变异性大于共同性,异质性与变异性是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2005年中国比较文学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比较文学变异学(the theory of Variation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设想首次被中国学者正式提出。(147)

变异学的设想首先源于对法国学派学科理论的重大缺憾的反思,以及对比较文学形象学、译介学研究中涉及的变异问题的思考。

本教材将译介学、形象学从原先实证性影响研究中分离出来,归为变异学研究,变异学理论也会提醒我们在文学研究实践中注意分辨可实证的事实材料和发生变异的因素,解决跨文明研究中的异质性问题,进而掌握好我们的研究角度。(147)

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在由起点经由媒介到终点的流传过程中会发生信息的失落、变形。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可比性及理论核心是文学的差异性存在样态————异质性和变异性。如果不考虑变异性,不考虑文学作品和理论旅行过程中的失落、变形、改变和新生,这种实证就是不可靠的。美国学派的理论恢复了“比较”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跨学科研究,但其研究的可比性基础在于类同性。如果说法国学派是“求同(同源)忘异(变异)”的话,那么美国学派就是典型的“求同(类同)拒异(异质性、变异性)”。长期以来,学者囿于西方原有的求同性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框架,没有从学科理论上认识东

西方不同文明文学比较的异质性。其实西方理论并非不可用,关键是要看到其变异性。(147-148)

变异性更大的价值在于寻求不同国家文学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变异,以及不同文明间的异质性因素。比较文学变异学是将跨越性和文学性作为研究支点,通过研究不同国家间文学交流的变异状态及研究没有事实关系的文学现象之间在同一个范畴上存在的文学表达的异质性和变异性,探究文学现象差异与变异的内在规律性的一个学科。(148)

二、变异学的研究范畴

第一是跨国变异研究。不同国家的文学都有各自的文学传统,在交流和传播过程中因文化传统、意识形态、读者、译者个人因素等各种原因而产生变异。形象学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就是一国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他国形象,而这种他国形象就是一种“社会集体想象物”。正因为它是一种想象,所以产生变异也就是必然的了,所以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并不是实证研究,而是变异研究。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就是要关注形象在想象过程中产生的变异,并从更深层次的文化模式入手来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变异性规律。(149)

第二是跨语际变异研究,这是比较文学变异学在语言层面展开的研究,主要研究文学现象通过翻译,跨越语言的藩篱,最终被接受者接纳的过程。典型代表译介学。译介学自身涉及很多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变异因素。译介学最初是从比较文学中媒介学的角度出发,目前则越来越多的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的研究。(149)

第三是文学文本变异研究,典型就是文学接受研究。文学文本的变异首先是指文学文

本在实际交往中产生的文学接受现象。它不同于文学关系研究,主要是因为文学关系研究是实证性的,而文学接受的过程却有美学和心理学因素渗入,因而最终是无法证实的,是属于文学变异学的范畴。其次文学文本变异学研究还包括主题学和文类学的研究,主题学和文类学虽然研究范围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二者都有法、美学派追求“类同”或者“亲和性”研究的影子。而实际上在传统的主题学和文类学研究中,已经不可避免地涉及主题变异和文类变异的问题。

第四是文化变异学研究,典型的理论是文化过滤。“文化模子的歧异以及由此而起的文学的模子的歧异” (叶维廉, 1987: 3)。文学因文化模子的不同而产生的变异不可避免,以文化过滤现象最为突出。文化过滤是指在文学从传播方转向接收方的过程中,由于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接受方基于自身文化背景而对传播方文学所做出的选择、删改、创新等一系列的行为。文化过滤主要是指由于文化“模子”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学变异现象,而不是简单的文学主体的接受。文化模子的不同使得文学现象在跨异质文化时,经过了独特的文化过滤后形成一种更为明显的文学现象—————文学误读,文化过滤和文学误读之间的关系如何?二者如何成对发生?二者所造成的文学变异现象内在的规律性是什么?这些都是文化过滤和文学误读要探讨的问题。(150-151)

第五是跨文明研究,典型的理论就是文明对话与话语变异的问题。可用萨义德“理论旅行”的观点:当一种文学理论从一个国家“旅行”到另一个国家之后,这种理论话语必然会产生变异。当代的理论多是从西方“旅行”到东方,而当西方理论到达中国后,会发生两个方面的变异。一、知识谱系上,中国全盘照搬西方文论,也就是说当代中国文化话语的言说方式都是西方式的,形成了中国文论的西方化现象。其二是西方文论自身的变异,即西方文论的中国化 (曹顺庆, 谭佳, 2004; 曹顺庆, 李夫生, 2004; 曹顺庆, 2005; 杨一铎, 2011)。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学者都认为中国学者在引进西方文论时,应结合中国本土的理论诉求,用带着中国传统文论精神的态度有选择性地吸收西方文论,从而推动中国文论

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文论“失语症”的现状。(151)

文学理论的“他国化”,处于接收方的文化对传播方的文化会有一个吸收、选择、过滤的再创造过程,同时,传播方的文化必然会被打上接受方的烙印。其次,要实现西方文论真正的中国化,就必须要让西方文论与中国本土传统的文化规则、中国文论的话语言说方式相结合,从西方文论中发掘对中国文论自身发展有益的可资借鉴之处,从而推动中国文论自身的建设。(151)

阐发法。以往中国学者习惯用西方文论来解读中国文学作品,一定程度造成西方文论和中国文学作品的变异。两方面理解:1.西方理论让我们对中国文学有了新的理解。比如用浪漫主义解释李白、屈原,用现实主义解释杜甫、白居易,此“西为中用”使中国文学自身产生了变异。2.西方文论在与中国文学作品相遇时,自身也在发生变异。比如被引进到中国之前,西方的浪漫主义以湖畔派诗人为代表。可当浪漫主义被用来解释李白、屈原时,人们强调的是它的理想和夸张等内容。

第二节

文学的他国化研究

一、文学他国化的定义和特点

“观念和理论从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移动时,必然会牵扯到与始发情况不同的再现和制度化的过程”。本土文化也会受到冲击和挤压,呈现出新的理论形态。文学的他国化,是指一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之后,出现理论改变,从而产生新质,发生更为深层次变异的样态。这种变异主要体现在传播国文学本身的文化规则和

文学话语已经在根本上为他国所化,从而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154)

文学传播到国外后往往出现两种情况:1.接受国文学完全为外国所化,西化后的中国完全以他国文学规则、文学话语来重构本国文学,后果就是本国文学逐渐被取代,乃至被彻底化掉。2.传播国的文学“旅行”到接受国后,接受国文学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解读和改造,吸收其有利于接受国文学发展的因素,促使传播国文学话语方式和规则发生改变。(155)

文学传播过程中虽遇到文学变异问题,但是其本身的根本话语特点并没有改变,仍具有原来的话语特点。例如:虽然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文学理论传入中国后,在与本土文化的结合过程中出现了或多或少的改变,但我们只是使用了西方的文学理论来评析本土文学,并没有将其与本土的文化特点完全结合,产生新的特点、创造新的规则,所以不能称其为文学的他国化。相反佛教文学可以。

文学他国化三个特点:一、文学的言说方式和话语原则须经由一国传向另一国,且双方的文明不同质。他国化是在传播的过程中经过过滤、译介、接受而产生的。其二,传播的过程中,传播国文学的话语言说方式和话语原则必须与本土文学、文化结合。其三,传播、结合的过程中,传播国文学的话语原则和言说方式必然被改造,并创生新质,新质的创生是以接受国的话语原则为主的。(155-156)

二、文学他国化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文学的他国化在当今世界实现的现实性与可能性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必须有不同质文明的差异性存在;第二,必须有开放的环境作为传播的客观条件;第三,在传播过程中必须经碰撞与结合产生新质。

首先,世界上存在不同质的文明,基本可分三大类:中国儒道文化为主的东亚文明体系,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源头的西方文明体系,以印度为核心的印度文明体系。除此之外还有阿拉伯、非洲等文明形态的存在。所以世界不同文明的差异性是人类文明的特色 也为文学的他国化准备了现实条件和无限可能。(156)

其次,国与国之间在众多领域环环相扣、层层交叠,近年来国际交往与竞争已经走出军事、经济等硬实力单方面比较阶段,逐步重视文化、政治价值观念、外交政策的软实力对比。开放的文化交往环境,为不同质文明间的文学传播提供了宽泛的客观条件,为文学的他国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156)

最后,“接受者必然根据自身文化背景和时代精神的要求,对外来因素进行重新改造与重新解读和利用,一切外来文化都是被本土文化过滤后而发挥作用的。” (乐黛云, 以及其他人, 1998: 96)“当一种理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被跨语际译介和传播之后,必然被不同程度地‘他国化’”。(曹顺庆, 谭佳, 2004)(156)

一国文学对别国文学的改造也有其自身得需要,即文学自身的内需和社会的内需。文学自身的“内需”是有偏重的,就出现了“以谁为主”的问题。如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就有可能实现西方文学的中国化;如果外来文化与文学过于强势,就会形成西方文学化中国。有社会的内需,就进行的下去,否则就不行。接受国的社会内需就为文学对话提供了可能性,也为他国化发生提供了可能性。(157)

三、文学他国化研究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弗朗兹·法农在谈到一种理论的民族化过程时说,民族化的过程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民族知识分子证明他已经吸收了占领者的文化”;“第二阶段,本土作家受到了

困扰,他决定记住自己是什么”;“第三阶段,也称为战斗阶段,曾经试图在人民中沉默并且和人民在一起沉默的本土作家现在正好相反,他要摇醒人民。” (弗朗兹·法农, 1999)法农忽视了由于文化与外来文学观念的异质性,接受国接受本土文学观念影响,往往首先对外来文学采取拒绝姿态,而后才从自身需要出发吸收传播国的有益营养,在调和两种文学观念和话语原则基础上消化、改造,而形成新的文学观念。这种过程既是实现文学他国化的过程,也是本国文学化他国的过程。所以文学他国化过程正确划分应该是:第一阶段为接受国文学逐渐被外国文学“化”掉,即传播国文学化他国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接受国文学对传播国文学进行他国化改造;第三阶段是传播国文学在被接受国文学他国化改造之后生发出文化新质,实现本国文学的更新。(157-158)

并不是任何文学间的对话都能实现他国化,有的国家的文学可能有一个化他国的过程,而始终不被他国化。文学的他国化与文学的化他国并不完全是必须同时存在的现象,更多时候处于分离状态。文学传播不一定都伴随文学他国化结果的产生,如果传播国仅仅被接受国接受,则很可能只出现“化他国”的情形。文学的他国化必须立足于接受国文学传统及其文学理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规则对传播国的文学进行的本土化改造,否则接受国文学只能沦为传播国文学的注脚而被淹没。(158-159)

阐述文学的他国化以及文学变异学,最重要的是文学的文化规则,接受国的文化规则决定其文化意义的生成方式、审美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文化规则指以特定文化传统、社会历史、民族文化心理为背景形成的思辨、阐述和表达等方面的基本法则,其直接作用于理论运思和意义生成方式,鲜明地体现在哲学、美学、文学理论等言说方式上。传播国文学只有在接受国文化规则基础上被改造才能真正被“化”。接受国如何才能“以我为主”地既吸收外来文学的养分,又不违背本国的文化规则,避免全盘套用呢?第一,接受国必须充分认识到本国文学传统的重要性,尊重本国的文化规则和话语言说方式。第二,接受国必须在坚持本国文学、文化规则的基础上,结合本国文学和外来文学的特点,对外来文学

进行本土化的改造。第三,文学的他国化研究还必须与接受国当下的语境或文学要求结合起来。(1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