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汉语自古以来就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分。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什么是文言文?
1.文言文很精彩。这当然是无疑的。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文言文。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文明历史还是很短的,解构或者解读传统文化还是现代化的必要,因为传统智慧的继承建立于对文言的正确解读。
2.文言文是知识。这是对的,因为文言文已经不再是语言,它纯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识,甲骨文也是知识,那为什么就不学甲骨文呢?对了,正是因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进一步学习甲骨文等等传统高级文字(学)的基础。
3.文言文也是技巧。汉语的表述、描绘、组合、转变、喻式、铺比、推演„„在思想的表达上充分承载了汉文明的风格。掌握文言文物理结构,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比较精深,对新汉语的构造将有“法”可依。
4.“文言文”是“白话文”的相对。这个词的结构是这样的:文言-文。第一个“文”是“文字”,“言”是语言。“文言”则指“文字化了的语言”。
它说明两层意思:其一,指明文言文本是一种语言;其二,这个语言后来被文字化了。“被文字化了”的语言也有两重含义:其一,可以有语言但没有文字的文化,比如大多数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二,语言功能退出生活,以文字的形式成为历史。 “文言文”的字面意思,应该是:被文字化了的语言的一种文体。后面那个“文”指文体。
那么文言文除了在考古研究之外,还有什么“前途”吗?或者说,还会有什么生活的应用价值?我想是有的。在传统形式的生活淡化出现代社会时,只不过人们忽略了一些边缘地区的社会生活,才造成现代应用对文言文的怀疑或者忽略。比如在宗教建设中,某些碑刻仍然会用文言文撰写,仍然采用书法书写,使用工具镌刻。篆书的应用也大多如此。 “文言文”这个名词也可以涵载语言与文字之间在文化历史上的相互关系。某种形式上,一旦某种语言——包括方言——被“文”化,文字化,也就是书面化,其语言魅力顿减,而文字功能倍增。因为语言通常是口头相传,与生活密切相关,语言尚未进入文化状态,它是对生活经验的一种保留,没有文字的扩展性能。
我们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一种错觉:古时人说话也是这么说的么?我想这可以用现在时态下书面语与口头语在表述上的不同来“感受”,它们之间在结构上规则上并无大的区别。也可以推测,古人说话只不过比文言文更随意,更白化通俗而已,“三言两拍”也可以做参考了。至于现在我们阅读文言文,当然不代表在重复古人的说话,而是在朗诵或者默读一种文体。
阅读文言文,感受的是一种极为明晰的思路,就好像偶尔阅读西方哲人著作,很有那种应有的肃穆。 当代文言文复兴的价值 文言文复兴,是当代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热点之一。它的产生与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产生一样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都是中华民族复兴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文言文复兴从表面看来是对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的否定,实质上则是对白话文运动的引伸。白话文的风行极大地增加了广义文化的受众,但却使传统中国文化的直接受众越来越少——因而就使中国文化的传承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正是基于完整、准确地传承中国文化的需要,文言文复兴才成为历史的必然。
文言文复兴不能否定白话文的存在和价值。中国大陆的文言文复兴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萌芽的。文言文复兴的概念是青年学者刘周在“中国文化复兴的第一步(倡议书)”中明确提出的。2007年《光明日报》“百城赋”的推出,表明了国家对待文言文复兴的态度。
文言文复兴的倡议书由一位青年学者提出,表明文言文复兴的发展后劲非常有力。
现代文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3、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4、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5、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1
6、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2)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7、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 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 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 ②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 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③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
8、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 ④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 12、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
9、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1)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 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2) 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3)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 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 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 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4)关 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
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 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 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 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 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 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10、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1)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 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2)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 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突出、深化主题。 11、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2
文言文的单音词与复音词
一般来说,古代单音词居多,一个字就相当于一个词,现代双音词居多,这是古今汉语在词汇方面一个显著的不同。 一、文言单音词到现代双音词的演变
由单音词发展为双音词,大致有三种情况:
1. 在原来的单音词后面或前面加上一个辅助成分(也称后缀或前缀),加后缀的如:鼻-鼻子,石-石头;加前缀的如:师-老师,姨-阿姨。
2. 在原来单音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词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词(原来的词作为语素之一)。例如,率-率领,议-议论,亡-逃亡,恭-恭敬,予-给予,奇-奇怪,寒-寒冷,饥-饥恶,旗-旗帜,巩-巩固。
3. 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例如:岐-岔路,夷-平坦,傍-靠近,邦-国家,眠-睡觉,冥-昏暗。
二、不要把文言里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
有时文言里的两个单音词连用和现代汉语里的一个双音词词形相同,往往容易被误认为一个双音词而用现代词义去解释,结果就歪曲了愿意。如,“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地方”是两个词,地-土地,方-方圆,周围。 三、文言中的复音词
文言中也有小部分复音词,它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即字)组成,其构成情况大致如下:
1. 单纯的复音词。这类词包括:
联绵词:有双声关系的,如:踌躇、萧瑟、陆离、玲珑,辗转等;
有叠韵关系的,如,彷徨、逡巡、须臾、窈窕、仓皇、披靡等。 译音词:如,单于、可汉、葡萄、琵琶等。 叠音词:如,奄奄、翩翩、霏霏、区区等。
这类词两个音节组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单个音节不表示任何意思,所以不能拆开解释。
2. 合成的复音词。从构词方式上看,包括:
联合式,如,社稷、旌旗、婚姻、殷勤、首领、干戈、倾覆等。 偏正式,如,天子、布衣、足下、太息、横行等。 附加式,如,阿母、森然、率尔等。
偏义复词,这类词是指两个由意义相近或相对、相反的语素构成的双音词,在实际 使用时,意义只偏在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如,“缓急”(《谭 嗣同》)中的“冀缓急或可救助”)偏指“急”,“利害”(《〈指南录〉后序》
中的“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偏指“害”。
古文的语言特点
一、言文分离。
语言学研究认为,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二者相互影响又互相促进,关系非常密切。文言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后世的口语逐渐拉开了距离。从汉魏到明清,由于官方的推行和科举考试的需要,读书人刻意模仿“四书、五经”的语言写诗撰文,以古雅为尚。这样,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就与人们口头实际用的语言距离越来越大了,造成了言文分离的现象。
二、历久不变。
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前,文言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书面语言被人们代代相传、沿用下来,其语言成分基本未变。例如先秦时期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虚词的用法等都在历代的文言中得到了保存,就连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的词汇,在文言里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有些词的古义在口语中早已消失,可在文言文中却照旧使用。虽然后世人们在模仿中难免会掺入些许当时的口语,从而给文言带来某些细微的变化,但从总体看来,文言在词汇系统、语法系统方面还是基本保持了原先的面貌。 三、行文简练。
我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写成的,其中许多不朽的作品历来以简约精练著称。可以说文言本身就包含着简练的因素:一是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比较少;二是文言文多省略,省去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的情况很常见。再加上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讲求“微言大义”,所以就形成了文言文严密简洁的风格。 四、古奥难懂。
由于年代的久远,与口语相脱离的文言越来越艰涩难懂了。佶屈聱牙的句子,生僻古奥的词语,还有许多陌生的名目典章制度„„这一切,在初学者的眼中成了捉摸不透的“迷言”。所以,给古书作注,解决难懂的问题,历来是文人学者孜孜以求的工作之一。
3
文言词汇的特点 古今汉语相比较,差别最大的恐怕就词汇了。
(1)、从词的结构形式上看,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 现代汉语词汇则以从音节词为主。了解了这一特点,就要昼避免把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节词当作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来理解。如:“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的“指示”就不能误认为是“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项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因为从两个人的关系上看,蔺相如既不是秦王的上级,也不可能是秦王的长辈。如果作为两个单音节词来看,就好理解了,“指”是“指出”,“示”是“给......看”,“请批示王”,就是“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这样,文意就贯通了。因此,在遇到与现代汉语双音词写法相同,但作为双音词来讲又讲不通或与上下文文意不贴切的情况,不妨试着当作单音词来解 当然,前面说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并不等于说古汉语中完全是单音节词,实际上,古汉语中不是有少量的不能拆开的双音节词的。我们不要把这些不能拆开的双音词,硬拆成单音词来理解。文言文中少数不能拆开的双音词大体包括以下几类:
联绵词 如:犹豫、仓皇、匍匐、窈窕 外来词 如:单于、可汗、葡萄、琵琶 偏义复词 如:存亡、公姥、作息、异同 特定称谓 如:布衣、社稷、天子、足下 遇到这类词语,切记不能拆双为单。
(2)、从内容上看,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则更大。 除了日月山川牛羊等一些基本词汇外,绝大多数词语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词义的扩大。有些词的意义,起初包含的范围狭小,后来范围扩大了。如:“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这里的“国”指的是“国都”,而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则指的是“国家”,词义范围明显扩大。
第二种,词义的缩小。有些词的意义,起初包含的范围较大,后来缩小了。如:“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句中的“子”指的是子女,既可是男孩,也可是女孩。而现在的“子”,则只有“儿子”的意思了。
第三种,词义的转移。古汉语的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的意思转变成新的意思。如:“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里的“走”,是“跑”的意思,而现代汉语中,“走”却变为“行走”了。
第四种,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古汉语中的一些词语,发展到现在,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例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句中“偷”,是“暂且”、“苟且”的意思,是中性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偷”是“盗窃”的意思,
是贬义词。
一词多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较常见,在以单音节词为主的文言文中则更为普遍。尽可能多地掌握词语的多种义项,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
在多义词的诸多义项中,总有一个最基本的意义,我们称它为这个词的本义;这个词的其他义项,都是由这个本义引申而来的,叫做引申义;有时,一个词远有些义项与本义毫无相干,只是由于同音的缘故,被借作他用而产生,我们称这种义项为假借义。用打比方的方式形成的词义则叫比喻义。
如:
顾:本义是“回头”,其他如:“看”、“拜访”、“照顾”、“关心”、“顾虑”等义项都是由它引申而来的,都是“顾”的引申义。“但是”,“反而”两个义项与“回头”这个本义毫无关系,只是由于同音产生的假借义。
干城:本义是“盾牌和城墙”,后来喻指国家的保卫者。用得久了,成为一个固定的词义,这就成了比喻义。
如何确定词的本义呢?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查找工具书。《辞海》等工具书中,每个词的第一个义项往往就是它的本义。在没有工具书的情况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推断。第 一、是看这个词诸多义项之间,哪个是引申的起点。还以“顾”为例,在诸多义项中,除了,“但是”、“反而”这两个假借义外,其他义项的引申关系是:顾,回头─>看─>拜访─>关心─>思念......。这些义项都是由“回头”引申而来的,这里面引申的脉络是很明显的。 第二、可根据字形推知本义。汉字的表意性决定了大多数字意都可从形体上推知。比如这个“顾”字,本是一个形声字,它的形旁是“页”。在甲骨文中,这个字写作“页 ”,突出一个人的头部,凡从“页”的字,均与头有关,如:“颈”、“项”、“额”、“颧”、“颊”都是这样。因此,我们可以推知“顾”的诸多义项中,“回头”应该是它的本义。尽管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却只能有一个义项。要确定一个词在某句话中的具体意义,就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了。在词语的分类上,古今汉语基本是相同的,都分成实词、虚词两大类,只不过古汉语习惯上把代词归入虚词类。学习实词,要掌握教材后面常见文言实词总表上列举的365个实词的多种意义和用法, 学习虚词则要求从兼类情况多和用法灵活的角度掌握32个常用虚词。综上所述,词汇部分古今差别大,包含内容多,并且掌握的准确与否又直接影响到对文意的理解,因此,可以说词汇部分是文言文学习的灵魂。
4
文言词语的特点〔上〕
〔说明〕本讲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容易混淆的古今单音词和双音词;(2)文言一词多义部分例词辨析;(3)文言虚词的复杂性及其用法的特殊性;(4)文言代词的特殊用法;(5)文言文中的词性活用现象。(1)至(4)为上篇,(5)为下篇。前两讲的主要内容是古今词汇相比较的一般情况和异同之处,着重讲了两者的相同之处的继承性。本讲着重讲述文言词语和现代词语容易混淆的不同之处的发展性。 (一) 容易混淆的古今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代词汇大多是一词
一义的单音词。到了现代,有不少古代单音词和它意义相同或相似、相类的另一个现代单音词组合成一个双音节的现代复合词
(即“合成词”),如“言(古)语(今)”;“茅(古)草(今)”; “聪(古)明(今)”;“舍(古)弃(今)”; “思(古)想(今)”等等。
有时这类复合词也会在文言文中出现,但它已不是原来意义的现代复合词了,而是文言文中的两个各自独立的单音词。例如“身不由己”中的古代单音词“身”,发展为现代复合词就是“身体”的意思,“身”与‘体”同义。而文言文中的“身体”二字的“身”与“体”的含义是不同的,是两个单音词。例如“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辞不辩”。句中的“身”指“自己”;“体”是“实践”之义。另如成语“身体力行”的“身”与“体”,也是同样的意思。其它如: “将军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地:土地;方:方圆。)//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代词,指“桔”和“枳”;实:果实。)//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于:介词,在;是:指示代词,这个(差使)。)等等。 (二)文言“一词多义”部分例词辨析——“一词多义”在现代汉语中也常见,而在古代汉语中则尤为普遍,词义的变化也很复杂。现代汉语由一个词引申出来的多个意义,一般只限于词义和读音的变化,如“方便”的“便”(bian)引申为“便宜”的“便”(pian)和“大腹便便”的“便”(pain)。但在古代汉语中,由一个词引申出来的多种意义,不仅词义和读音发生变化,而且往往连词性也发生了变化,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属于不同的词类。因此,阅读时要联系上下文仔细辨别它们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现列举在一般古文中经常出现的一部分一词多义的例词辨析如下,以供大家阅读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儿子,名词);治国家,子万民。(爱抚,动词);子何持而往?(你,代词)。// 古之学者必有师。(的人,代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语音提顿,表示单纯判断);人非生而知之者。(的,语助词);后世之谬其传而不能名者。(的情况,代词)。// 乐郊乐郊,誰之永号。(还、尚,副词);廉颇
者,赵之良将也。(的,结构助词);均之二策。(这,指代);人非生而知之者。(指
代知识和道理);道之不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表示句子的主谓结构,无实在意义);句读(dou)之不知,惑之不解。(结构助词,表示动宾倒置,无义);齐闵王将之鲁。(到,动词);曽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的,助词/ 到,动词/ 指代“曽子之妻”)。//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大将,名词);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将要,副词);将兵与备并力逆操。(率领,动词);赵王不听,遂将之。(“以之为将”:任命他做大将,动词)。// 赵括出锐卒自搏战。(士兵,名词);鲁肃闻刘表卒。(死,动词);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终于,副词)五万兵难卒合。(通“猝”:仓猝,副词)。// 死者不计其数。(数目,名词);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计算,动词);此数者用兵之患也。(几,数词);几死者数矣。(多次,形容词)。//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者,名词);晏子使楚。(出使,动词);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派,动词);使赵不将括则已。(假使,连词)。// 君有疾在腠理。(病,名词);深知民之疾苦。(困难,名词);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激扬,形容词);疾恶如仇。(痛恨,动词);疾风知劲草。(快速,形容风大)// 所谓华山洞者。(说、称,动词);相如至,谓秦王曰。(对,介词);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认为,动词);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道理,名词)。//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誰,疑问代词);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怎么样,疑问代词);其孰能讥之乎?(岂能,副词)。//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给,动词);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被,介词);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替,介词);不忍为之下。(做,动词);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动词);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是,连词)。//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因为,连词);由山以上五六里。(往,动词);秦也不以城予赵。(把,介词);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来,动词)。//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给,动词);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被,介词;跟,介词);终不能加胜于赵。(过,助词);师不必贤于弟子。(比,介词);亮与权于柴桑。(在,动词);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向,介词);肃追于宇下。(到,介词);于其身也,则耻学于师。(对于,介词;向,介词)。 (三) 文言虚词的复杂性及其用法的特殊性——古代汉语的虚词也包括副词、连词、助词、介词、叹词五大类。有的语法书将文言虚词分为语气词和关系词两大类。不管怎样分类,各类虚词的基本用法,古今大体相同。但除虚词外的其它文言虚词的用法,同现代汉语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有些用法甚至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文言中常用的副词有:“益、少、略、略无、但、方、几、既、既而、固、盖、乃、弗、非、未、毋、勿、莫、窃、谨、敬、请、幸、辱、愚、相、见”等;常用的介词有:“以、于、为、与、及”等;常用的连词有:“而、且、则、虽、然、然则、固”等;常用的助词有:“也、矣、耳(尔)、焉、乎、欤(与)、邪(耶)、哉、夫、者、所”等。助词中除去者、所这两个特殊的助词外,其它都是语气助词,即叹词。
5
文言虚词的复杂性表现在它们的数量之多,使用的频率之高,且具体用法与现代汉语又大相径庭。文言虚词的特殊性表现在它们的“一词多义”、“一词多用”和“一词多性”的特点上。现代汉语的虚词多数是一词一义,一种用法,词性一般也是固定的。古代汉语的虚词则不同,例如文言中极为常见的一个虚词“之”,多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有时也可用作代词(相当于“他”或“他们”);有时用作动词(相当于“到”、“往„去”)。其后两种用法已变成实词了。在汉语的发展变化中,唯独虚词的变化最大,只有少数文言虚词在现代汉语的某些特殊语句中继续使用,其余已极少使用,或虽在使用,但意义已完全变了。例如古汉语中的“所以”和“虽然”这两个虚词,“所以”是表示“„的原因”的意思;“虽然”表示“即使这样”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它们只是一般的连词,没有上述的意思。
确切理解一些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不仅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必修课和基本功,对于提高阅读、鉴赏古文的能力也是大有帮助的。如何才能正确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虚词呢?一是要多读一些名家的古文作品,如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力求甚解,增加对文言词汇的感性认识。二是可将常见的文言虚词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类,并与现代汉语的相同词语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特别是不同点,熟悉它们在用法上的一般规律。久而久之,功到自然成。
(四) 文言代词的特殊用法——代词是文言实词的一类。文言实词的分类和现代汉语一样,也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这五类。其中代词的使用最为频繁,几乎古文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代词。古今汉语的代词分类相同,都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大类。但文言代词的某些用法,在现代汉 语中已没有了。在代词的具体用字上,古今也有明显的不同。
(1)人称代词-文言人称代词也分为三种人称。其中最常见的第一人称代词是:“我”、“吾”、“余”、“予”。它们都相当于“我”或“我的”,有时也可表示“我们”或“我们的”。例如:“余悲之”;“吾不能以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第二人称代词有:“尔”、“而”、“汝(女)”、“乃(迺)”、“若”。它们都相当于“你”、“你们”或“你的”、“你们的”。例如:“尔从咸阳来”;“甚矣,汝之不惠”;“高帝骂之曰:‘迺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岂足托乎”。这里,要注意的是:文言第二人称代词中的“尔”、“汝”具有感情色彩,它们是不拘礼节,很随便的称呼,一般只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亲密者之间的称呼,否则就表示对对方的不尊重。第三人称代词是:“之”、“其”。在古代汉语中没有与现代汉语的“他”完全相同的第三人称代词。“之”主要用作宾语,“其”主要用作定语,两者都不能象现代汉语的“他”那样用来充当句子的主语。“之”充当宾语,一般都有具体指代对象。例如“瑜请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指代曹操)”;
“募有能捕之(指代毒蛇)者,当其租人”。在特殊情况下,“之”也可表示“他的”。
这类“之”的用法,实际上与“其”字相同。例如“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他的”)权”。 “其”字用作定语,相当于“他的”、“他们的”。例如“人有亡鈇者,意其(他的)之子”;“吾视其(他们的)辙乱,望其(他们的)旗靡,故逐之”。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特殊的句式中,“其”字可用作主谓结构的“第二主语”(也称“小主语”)。例如“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他,指愚公)不已也”。整句中的“其不已也”是主谓结构,“其”是主语。而这个主谓结构又是“惧”的宾语,所以“其”是第二主语。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除“余”、“予”这两个第一人称代词外,其它所有人称代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都可以表示多数。例如:“战在我(指代曹军),非在贼也”;“吾与汝(你们)毕力平险”;“殚其(指代乡邻们)地之出,竭其(乡邻)庐之入”;“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指五人),且立石于其(他们的)墓之门,以旌其(他们)所为”。 古汉语的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也可在它们的后面加上“侪”、“辈”、“属”“曹”、“等”字表示多数。例如:“吾属(我们)今为之虏矣”;“尔曹(你们)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等等。再则,“侪、辈、属、曹”这些表示多数的字,本身就表示“成批”的意思,在文言文中一般都可以独立运用,如“马有上、中、下辈”;“汉使数百人为辈来”。但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们”字不同,“们”本身没有意义,更不能独立运用,如“我们、你们、他们”都是不可分割的“单纯词”,而“吾辈、尔曹、尔等、吾属”都是“合成词”。 (2)指示代词-古汉语的指示代词可分为表示远指的代词、表示近指的代词以及虚词和无指代词三大类。表示远指的有:“彼”、“夫”、“其”等。这些代词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那些”、“那样”相当。例如:“彼(那个)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o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那个)古书之不存”。表示近指的有:“是”、“斯”“之”、‘然”、“尔”、“若”等。这些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此”、“这”、“这个”、“这样”。例如:“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这样,指悍吏的骚扰)哉”;“是(这)时,曹操遗(wei)权书曰”;“吾斯(这)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这样)也”;“出若(这样)入若(这样),天下莫不平均”。古汉语指示代词中还有一个特殊的词-“他”,既非远指,也非近指,而是另有所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别的”、“其他的”。例如:“商君欲之他(别的)国”;“他(以后)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符夫”。此句中的“他日”指以后的日子。文言文中的“他日”也可指以前的日子。
再有虚指和无指代词。所谓“虚指”,即指代对象不明确。文言中的虚指代词主
6
要用“或”字表示,相当于“有的”、‘有人”。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有的)师焉,或(有的)不师焉”;“既其出,则或(有的人)咎其欲出者”。所谓“无指”,即排除一切对象。文言的“无指代词”主要是“莫”和“无”,相当于“没有誰”、“没有什么”,如“非我莫属”、“攻无不克”。 (3)疑问代词-常见的文言疑问代词有:“孰”、“何”、“曷”、“安”、“焉”、“奚”、“胡”、“恶”(wu)等。现将这八个疑问代词分四组概述如下: (A)孰——问人,相当于“誰”、“哪一个”;问事物,相当于“什么”、“哪一种”。例如:“人非生而知之,孰(誰)能无惑”;“此二家之言孰(哪一种)急于国?”。 (B)何、曷——问事物,相当于“什么”;问原因、情况,相当于“为什么、怎么”。“何”如果指代处所,相当于“什么地方”。例如:“王曰:‘何(什么)为者也?’”;“何(为什么)故怀瑾扼瑜,而自令见放为?”;“王曰:‘缚者曷(什么)为者也?”;“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为什么)不遂事之乎?”;“削其平,民犹瘁矣。曷(为什么)若举而移之以全其人乎?”;“豫州今欲何(什么)往?”。 (C)安、焉、奚——问情况、原因,相当于“怎么、为什么”;问处所,相当于“哪儿”。例如:“燕雀安(怎么)知鸿鹄之志哉。”;“奚(怎么)可以难夫道理之言乎哉!”;“沛公安(哪里)在?”;“且焉(哪里)置土石?”。“彼且奚(哪里)适也?”。 (D)胡、恶——“胡”只问情况、原因,相当于“怎么、为什么”;“恶”问原因和处所。例如:“子墨子曰:‘胡(为什么)不见我于王?’”;“学恶(什么),恶(什么)乎终?”;“且王攻楚,将恶(何处)出兵?”;“不稼不穑,胡(为什么)取禾三百廛兮?”。 综上所述,古汉语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誰”、“孰”;问事物的有:“何”、“曷”;问原因、情况、处所的有:“何、安、焉、奚、胡、恶”。这些疑问代词有时互相通用,因此我们既要掌握每个词的基本用法,又要熟悉它们的通用情况。至于各类代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其它特殊用法,视上下文的意义而定。
文言词语的特点(下)
(五)文言词语的词性活用现象——古汉语中的哪一类词经常充当句子的哪一种成分,如名词常用作主语、宾语,动词常用作谓语、状语,形容词常用作定语,一般都是比较固定的。这一点与现代汉语相同,说明词有常性的特点。但在古汉语中,有些词在实际应用中需临时改变词性,充当句子的其它成分,同它们的常规用法不一。这种现象,叫“词性活用”。古汉语的词性活用现象,主要有以下七种情况。 (1)名词用作动词——古汉语的名词用作动词普遍表现为,名词在一个动宾结构中不作宾语,而作动词使用。例如:“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嗣君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史记*商君列传》)(语译:这时候,太子犯了法。商鞅说:‘新法令的不能实行,是由于上层犯法的缘故。’要想依法惩办太子,但是太子是继承王位的人,不能在他身上施加刑法,就对他的师傅公子虔施加刑法,对他的老师公孙贾施以墨刑。)这个例句中的“太子犯法”和“法之不行”的“法”,前者作宾语,后者作主语。两个“法”字都是“法令”的意思,都是“法”这个名词的一般用法。然而“将法太子”的“法”,在宾语“太子”的前面,同时在状语“将”的后面,在这个动宾结构中又没有其它的动词,于是“法”便充当动词了,原来“法令”之义临时变成了“照法令惩办”的意思,这就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此外,“不可施刑”的“刑”在“施刑”这个动宾结构中作“施”的宾语,是“刑”(刑罚)这个名词的一般用法。可是,“刑其傅公子虔”的“刑”,在“其傅公子虔”这个宾语的前面,也没有其它的动词,“刑”便由名词充当动词,原来的“刑罚”之义也随之变成“施加刑罚”之义。其它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如:“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率领)兵与备(刘备)并力逆操(曹操)。”//“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安置住宿)相如广成传舍(宾馆名)。”// “范增数目(看,用眼色示意)耳。” 古汉语中名词用作动词,除上述最为普遍的现象,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一个名词在一个补语的前面,而找不到另外的中心词(动词),这个名词便用作动词。例如:“商君亡至关下,欲舍(投宿)客舍(补语)。”// “唐浮图慧褒,始舍(筑舍定居)于其址(补语),而卒葬之。”另一种情况是,一个名词在一个状语的后面,而又找不到另外被状语修饰的中心词,这个名词也活用作动词。例如:“左右欲(状语)刃(用兵器杀害)相如。” // “吾亦欲(状语)东(到东方去)耳。”
根据上述三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古汉语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三个基本规律:(A)宾语前的名词,无其它动词时,作动词用;(B)补语前的名词,无其它动词时,作动词用;(C)状语后面的名词,无其它动词时,作动词用。 古汉语名词活用作动词,还有一种情况是,同一名词重叠使用,其中必有一个名词
7
用作动词。例如:“如曰今日一切当不事(做)事(事情)。”(注:成语“无所事事”的用法相同。)// “春风风(吹)人,春雨雨(淋)人。”// “请以勾践女女(嫁)于王。” (2)形容词用作动词——古汉语形容词用作动词的前提条件,也是在一个动宾结构中,居于宾语前的形容词不作定语,而作动词用。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与“江南岸”组成一个动宾结构,居于宾语“江南岸”前,而在“绿”字前面仅有一个状语“又”和一个主语“春风”,没有其它动词,故“绿”活用作动词,为“吹绿了”之义。又如“今虽死于此,比我乡邻之死则后矣。又安敢毒邪?”句中的“毒”字前是一个作状语的能愿动词“敢”,故“毒”活用作动词,作“怨恨”解。“安敢毒邪”即“哪里敢怨恨(蛇的)毒呢?”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情况,例如“密切党群关系(宾语)”、“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宾语)”。等等。不过,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这一类词性活用,仅限于双音的形容词。而在古汉语中的这类活用,单音的形容词较为多见,两者正好相反。
(3)数词用作动词——古汉语的数词,如在一个动宾结构中居于宾语的前面,不作定语,而又找不到其它动词时,数词便作动词用。例如:“孰能一之?”句中的“一”原为数词,后面的“之”是代词(指代“天下”),“一之”是动宾结构。而“一”的前面仅有一个作状语的能愿动词“能”和一个作主语的疑问代词“孰”,没有其它动词,故“一”活用作动词,作“统一”解。其它如:“凡用兵攻城之本,在乎一(统一)民。”// “所谓一者,刑无等级。”//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何赎兮,人百(百死)其身!” (4)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有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而是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动词的这种用法,叫“使动用法”。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时,也有这种使动用法,三者都称作“使动词”。现分别说明如下。
普通动词用作使动词,它使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例如:“今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之也。” // “不如先斗秦赵。”// “君将哀而生之乎?”这四个例句中的“活”、“走”、“斗”、“生”均为“使动词”。“活张良”即“使张良活”;“走之”即“使之(指曹军)走”;“斗秦赵”即“使秦赵两国相斗”;“生之(指捕蛇者)”即“使之生”。而句中的“张良”、“之(曹军)”、“秦赵”、“之(捕蛇者)”这四个宾语,各自产生动词“活”、“走”、“斗”、“生”所表示的行为,变成“张良活”、“之逃走”、“秦赵斗”、“之生”的意思。
形容词用作使动词,它使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例如:“欲居之以为利,而高(抬高)其(指促织)值(价值)。”// “故兵法
忌之,曰‘必蹶(使..蹶(挫折))上将军。’”// “大王必欲急(使..急迫)臣,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将尉醉,广(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使„气愤)尉(尉官)。”// “君子正(使„正)其衣冠。” 名词用作动词,它使宾语所表示的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名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较为少见。例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之”即“使之为王”或“让他做大王”。)// “先生之恩,生死肉骨也。”(“生死”即“使死者复生”;“肉骨”即“使骨成为肉”。)//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臣妾我也”即“使我们成为他们的臣妾。”;“刘豫我也”即“使我们成为刘豫”。) 一个动宾结构究竟是表示使动,还是一般的动宾支配关系,怎样去辨别呢?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及物动词后面如带宾语,一般表示使动。如“活张良”的“活”是不及物动词,后面带宾语“张良”,故表示使动。另一种种是,如果及物动词后面带宾语,那就要考察它的上下文,才能确定是否使动用法。例如:“(项羽)杀苏角,虏王离。涉涧不降楚,自烧杀。”// “律(指卫律)知武(苏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苏武)。”这两个例句中都有一个“降”字,第一句的“降楚”即“投降楚国”,是一般的动宾结构。第二句的“降之”即“想使苏武投降”,是使动用法。因为从上下文分析,卫律将苏武不怕威胁的情况报告单于,绝不会是单于要向苏武投降,而只能是想让苏武投降。
(5)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即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或者“将它看作什么”的意思。“意动用法”的词简称“意动词”。凡形容词用作意动词,对宾语一般表示“认为它怎么样”;凡名词用作意动词,对宾语一般表示“将它看作什么”。意动词一般都由形容词、名词转化而来。古汉语中用动词表示意动的情况极为少见,故在此不于论述。现将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例释如下。
(A)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例如:“成以其小,劣之。”(“其”指代促织);“劣之”即“以之为劣”,认为促织低劣无能。)//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我”即“以我为美”,认为我很美。“私我”即“偏袒我”。)// “邑人奇之。”(“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这件事很奇怪。)// “巫医乐师百二三人,不耻相师。”(“不耻相师”即“不以相师为耻”,不认为相互学习是可耻的。)//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羞之”即“以之为羞”,认为这样做是羞耻的。) (B)名词用作意动词。例如:“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万户侯”即“以万户侯为粪土”,将万户侯看作粪土。)//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其父”即“以其父为宾客”,将仲永的父亲看作宾客。“稍稍”为“逐渐”之义。)//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山之南为“阳”)名之也。“(“名之”即“以之为名”,将华山作为洞的名字。)
8
(6)形容词、动词、数词的名物化用法——古汉语中的形容词、动词和数词,一般都不用作主语和宾语。如果用作主语或宾语,则带有名词性,在意义上也近乎实体的概念。这种词语变化的现象叫“名物化”。形容词的名物化用法,例如:“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凶凶也辍行。”(荀子《天论》)例句中的“寒”是“恶”(讨厌)这个动词的宾语,其义为“寒冷的天气”(名词化);“辽远”也是“恶”的宾语,其义为“辽远的路程”(名词化);“广”是“辍”(中止)的宾语,意思是“广阔的范围”(名词化)。可见,“寒、辽远、广”这三个形容词在句子中都是“名物化”用法。
动词的名物化用法,例如:“夫星之坠,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之者也。“(《天论》)例句中的“坠”、“鸣”原是动词,现作主语用,应解释为“殒落的变化”和“发出的声响”,是动词的名物化。“坠”、“鸣”一方面作全句的主语,一方面又是被定语“星”和“木”修饰的中心词,更显示其名词性特点。可见,古汉语的形容词和动词即便不作主语或宾语用,如其作为定语的中心词受定语的修饰,也可作名物化用法,带有名词性。如例句中的“天地之变”的“变”、“阴阳之化”的“化”,以及前一个例句中的“小人之凶凶”的“凶凶”,“变”和“化”义为“变化反常的现象”;“凶凶”义为“吵吵闹闹的样子”。例句中的“物之罕之者”的“者”有指代性质,已经是名物化用法,作“现象”解。
数词的名物化用法,例如:“曩(nanga)与吾祖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这个例句中的三个单用的“十”作主语用,即“十户”之义,是数词名物化用法;“一”、‘二三”、“四五”作宾语,为“一户”、’二三户”、“四五户”之义,也都是数词的名物化用法,在词义上都具有实体的概念。 总而言之,形容词、动词、数词的名物化用法,其共同的基本规律是:如果它们作句子的主语、宾语或作定语的中心词,便具有名物化特点,作名词用。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