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辽宁省大连市第六十五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06-27 来源:意榕旅游网
辽宁省大连市第六十五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9分)

的过程,文化转型是文化危机的结果。即是说,一种深刻的文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本身就表现为一个过程,无论是现实社会运动或人的生活层面上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还是社会精英层面对于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都是文化转型过程的重要内涵。 1、下列对于“文化转型”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特定的时代、民族或群体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发生的根本性的改变 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起深刻的文化转型。所谓文化转型,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群体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为另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取代。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危机一样,并不是经常发生的社会历史现象,无论是个体的文化习惯的改变、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变,还是特定群体或特定社会某些文化特质或文化理念的一般意义上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更新,都不能算作文化转型,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观念、文化理念、价值体系、文化习惯的总体性的、根本性的转变,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按照这种尺度,人类迄今所经历的最深刻的文化转型就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即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自在自发的经验型的文化模式被工业文明条件下的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所取代。这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的现代化或人自身的现代化。

文化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例如,我们生活世界中的具体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即使在文化模式的常规期或稳定期也会或快或慢地变化,一些习惯、惯例、文艺形式、仪式等等甚至在总体文化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时,也会自己经历生灭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模式在总体上所经历的裂变与危机。再如,当一种文化中的个体通过交往或迁移而生活于另一种文化之中时,他也必须经历痛苦的文化模式转换问题;同样,当一个个体经历生命中的不同的生理时期,必须经过个体文化模式的阶段性转变,这些也同样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通过人的交往或交流发生接触和碰撞,也会引起某一方或双方人的衣食住行、语言符号、审美情趣的一些具体改变。即使这样,也还不一定是真正的文化转型。

应当看到,文化转型和文化危机密不可分。一方面,同文化模式的常规期和稳定期相比,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共同构成了文化模式的剧变期或革命期。在文化模式的剧变期中,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是同一个历史进程彼此密切相连的两个阶段,如果说,在总的文化冲突与剧变时期中,文化危机代表着量变的过程,文化转型则是这一量变过程达到一个转折的关节点而引起的质变。另一方面,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本身就是交织在一起的,文化危机是文化转型

B、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总体性转变 C、文化冲突与文化变革在量变过程中发生的具有转折意义的质变 D、社会和生活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社会精英对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

或 2、根据原文,下列真正属于“文化转型”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的自在自发的经验型文化模式转变为现代的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 B、特定群体或个体文化习惯的改变和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变

C、在文化模式的常规期或稳定期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的变化 D、通过交往或迁移而生活于另一种文化之中的文化个体所经历的文化模式转变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的现代化或人的现代化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

B、两种不同的文化在交往或交流的接触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的碰撞和转变 C、文化模式的革命意味着由文化危机而达到文化转型

D、文化危机与文化转型密不可分,文化危机一旦出现,就标志着文化转型的到来参考答案: 1.D 2.A 3.D

批判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什么样的著作才能被称作经典?判断一部文学作品是不是伟大的经典,通常有两个尺度:一个是专业尺度,一个是精神尺度;用专业尺度来衡量,经典作品必须是自铸伟词、形式完美的;用精神尺度来衡量,它又必须表现人文情怀。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固然与人们的阅读、阐释和评价有关,从根本上讲,决定于作品本身的价值和品质。

概而言之,经典作品似乎都遵从以下几个律则。

第一,易感性。叔本华说:“我们发现每一位真正伟大的作家都尽可能洗练、明晰、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单纯质朴总是被看做真理的标志。”真正的文学作品,都有朴素、明白的特点,都是让人一看就懂但又觉得意味无穷的。比如唐诗、宋词、元曲,大都明白如话,清新自然。其实,文学创作的一个美学原则,就是用最简约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意思,让读者费最少的力气得到最大的收获。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仅仅二十个字,就写出了五个物象、三个动作、两种心象,描绘出一幅静夜思乡图,表达了一种流转无已的乡愁冲动。

第二,普遍性。经典作品不是琐碎无聊的个人经验。恰恰相反,在那些伟大的作品里,我们总是可以发现对有限的个人经验的超越,可以看到伟大作家对人类普遍经验的关注。那些伟大的作品,都能让人们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强烈共鸣。相反,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轰动一时的作品,却终因缺乏普遍的人性内容,缺乏对人类命运的关怀,而被人们弃置一旁。

总之,经典是几乎所有人的朋友,是几乎所有人亲切而温馨的精神家园。一切伟大的经典都具有灯与火的性质,既照亮世界,又温暖人心。

第三,永恒性。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夫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以说,人类之所以写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希望借助作品的不朽,以实现精神的永生。

但是,只有经典作品才会征服时间。伟大的经典仿佛一种特殊的宝器,只有时间之手的拂拭,才能使它越来越明亮,才能使它历久弥新。一部作品倘若只在自己的时代获得了无上的尊荣,那还不足以证明它是一部真正有价值的作品。

第四,正极性。所谓正极性,指的是一部作品在价值观、情感态度和道德境界上表现出的一种高尚而伟大的性质。一部真正的经典,不会怀着陶醉的心情来渲染自私、冷酷和残忍,不会降低人类的尊严和道德境界,而是发掘并表现人性深处潜存的善良、正直、勇敢,通过塑造美好的人物,将人的精神提升。只有深刻地表现正极性内容的作品,才有可能是伟大而不朽的经典。

第五,给予性。那些真正的经典作品有着母性的慈爱气质,在这样的作品里,利他的牺牲精神,博爱的人道情怀,以及对自由、正义、平等和理想的不懈追求,给读者带来的是一种宁静的幸福感和丰饶的收获感。

在中国伟大的经典诗歌里,你可以看到一种给予性的精神境界。例如,即使对无知的动物和无情

的草木,杜甫的诗也表现出博大而温柔的情感;或者对忍辱负重的老马充满感激之情,“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或者怀着深深的敬意,赞美一棵桃树,“高秋每馈贫人食,来岁还舒满眼花”。只有内心充满爱意的人,才能用有情的眼睛看无情的世界,才能给世界带来爱的光明和温暖。

总之,给予性是作家创造经典必须服从的律则,没有一部真正的经典作品不是给予性的。文学也是这样:越是表现给予性的慷慨与仁慈,越是能得到读者的喜爱,越有可能成为不朽的经典,这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最根本的律则。

(节选自李建军《经典的律则》,有删改) 1.下列关于经典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量一部经典作品通常有两个尺度:一个是自铸伟词、形式完美的专业尺度,一个是必须表现人文情怀的精神尺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根本上是由本身的价值和品质决定的。

B.经典作品体现了作家对人类普遍经验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怀,是几乎所有人的精神家园,像灯与火一样,既照亮世界,又温暖人心。

C.经典作品不会忽略人性深处的善良、正直、勇敢,而是要提升人的精神和道德境界,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出一种高尚和伟大。

D.经典作品必须服从给予性这一最根本的律则。因为只要表现给予性的慷慨与仁慈,就能得到读者的喜爱,就能成为不朽的经典。

2.有关经典作品“易感性”和“给予性”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引用叔本华的话,说明了经典作品具有朴素明白的特点,让人一看就懂且意味无穷。 B.作者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直接证明的观点是让读者费最少的力气,得到最大的收获。 C.因为杜甫内心充满爱意,拥有博大而温暖的情怀,所以在他的诗歌里面可以看到一种给予性的精神境界。

D.没有一部真正的经典作品不是给予性的,真正的经典作品有着母性的慈爱气质,给读者带来的是一种宁静的幸福感和丰饶的收获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言清新、明白如话,描写了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体现了经典的易感性。

B.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说:“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能体现经典的永恒性。

C.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表达了同学少年蔑视权贵的革命豪情,彰显出经典的正极性。

D.《红楼梦》中跛足道人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

及到多时眼闭了”,能体现经典的给予性。 参考答案:

1.D 2.B 3.D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有关经典作品‘易感性’和‘给予性’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选项带入原文,进行比较辨识,做出判断取舍。选项B“直接证明的观点是让读者费最少的力气,得到最大的收获”,其中“直接”一词有所限定,原文“仅仅”也有暗示,所以还应该包括“文学创作的一个美学原则,就是用最简约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意思”。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辨析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此题要结合着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仔细辨析选项与原文内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D项,跛足道人的《好了歌》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是意味隽永,体现出跛足道人对世事人心的讽喻,具有劝诫作用,这正是经典作品“易感性”的特点,没能直接体现“给予性”的“母性的慈爱气质”。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二 试想一下,没有围墙会对生活在城市的人们造成哪些影响?有人会说,那可不行,如果没有围墙,物业怎么管理?陌生人随意进出又怎么办?社区内属于全体业主的公共空间又如何保证业主的正当权益?应该说,这些都是很自然的反应,生活在中国城市中的人们,太习惯于有围墙的生活了。

事实上,城市建筑到底要不要围墙,学界至少已经争论了几十年。1977年,一群城市规划师相聚在秘鲁印加文明遗址——马丘比丘(MachuPichu),签署了一份《马丘比丘宪章》,重点批判了城市建设中那种立足于《雅典宪章》精神而“把城市里的建筑物变成了孤立的单元”的作法。次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认可了《马丘比丘宪章》,并在事实上逐渐以其取代了形成于1933年的《雅典宪章》。

建设带围墙的封闭式空间,正是《马丘比丘宪章》批判的“把城市里的建筑物变成了孤立的单元”的作法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在今天的世界范围,不设围墙的住宅或单位,还真不是什么新事物。在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比如纽约,或者东京,一幢幢大楼都是直接朝着大街或小巷,保安坐在

大堂里;那些有围墙的,通常是敏感特性相对较高的部分建筑。

假如说,城市中各处都是围墙簇拥的建筑,那么在城市中就会出现一片片封闭空间,仿佛一个个围出来的“孤岛”,这就极有可能让它们与城市整体发展相脱节;“孤岛”制造出的“隔绝”,还会对街区之间活力的增强形成一定阻碍;另外,如果城市公共空间都被小区花园之类的围墙圈占,各自封闭的楼盘就会导致整座城市大量缺乏“毛细血管式”的小路,降低城市道路网络的密度,也就必然造成土地等公共资源的浪费。这些都会给日益紧张的城市发展带来不断扩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的城市建设,过去重视单元的区分与独立,围墙是建筑设施中最直接的辅助内容。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公共单位(不含住宅)的实体围墙总长达500多万千米,可绕地球125圈;这些围墙占地总面积1100多平方千米,如果加上两侧墙脚不能利用的死角,甚至达到3350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包括某些同为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城市中,恐怕都难以看到如此“壮观”的围墙!

其实,中国也已经出现了没有围墙的“开放式社区”。在宜宾市一个叫做“莱茵河畔”的“开放式社区”里,整个楼盘内的道路全部向城市开放,住宅的安全防护体系全部后退至单元门口。在那里,住宅楼单元门直接朝向道路,行人面对的俨然就是巴黎或纽约的一处处街景。在那里,物业管理不仅没有削弱,其效果甚至帮助社区荣膺“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称号,以至于这一楼盘被当地人认为是最好的楼盘,成为当地颇有口碑的一处风景。

当然,就算是真要推倒围墙,别说是在城市,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中国城市区域中的一部分公共空间,特别是那些美丽的花园和社区专用的公共设施,还有其存在的真实法理依据。围绕着法理与现实的一系列问题,恐怕还需要一番争论。但是,社会毕竟在发展和进步,文明社会不应该让人恐惧没有围墙的生活。可以期待的是,我们虽然还不能像有些地区那样自由出入市政厅,但至少越来越接近了;那些还把自己圈在围墙里的相关部门,也应该会逐步把安防体系后退到大楼入口。这就正如《马丘比丘宪章》在相关章节中所写的一样:“在人的交往中,宽容和谅解的精神是城市生活的首要因素。”

(取材于刘德科、肖和相关文章)

5.根据“材料二”,对中国城市中的人们“太习惯于有围墙的生活了”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围墙在中国城市生活中非常普遍 B.围墙带来的安全感中国人更看重 C.围墙显示出业主才有的一些权益 D.围墙区分出本地人与外地人差别 6.根据“材料二”第四段文字,概括围墙在城市发展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 7.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或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人们在要不要围墙的认识上也会产生出一些变化。 B.国际建筑师协会支持《马丘比丘宪章》,表明了协会坚决取缔围墙的态度。 C.围墙对社区的包围越严密,社区活力的形成就越需要有良好的支持与引导。

D.中国过去时期的城市建设的思想,更靠近形成于1933年的《雅典宪章》。

8.在“围墙的建设”这一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认识是一致的?请结合两个材料作概括。

参考答案:

5.D 6.①影响区域发展;②降低城市活力;③浪费土地资源。 7.B

8.①有无应该视实际需要 ②存废应该有利于环境建设 ③存废应该有利于减少浪费。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理解和概括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结合题干的要求根据“材料二”,对中国城市中的人们“太习惯于有围墙的生活了”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文意,D.围墙区分出本地人与外地人差别。于文没有依据。

点睛: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是阅读题常考的试题类型。考生要结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结合题干的要求,才能准确作答本类试题。本题要注意选项中与文本不相干的理解和分析。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综合理解材料的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准确把握题干的要求。本题可以作答为,①有无应该视实际需要 ②存废应该有利于环境建设 ③存废应该有利于减少浪费。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由祥符寺度石桥而北,逾慈光寺,行数里,径朱砂庵而上,其东曰紫石峰,三十六峰之第四峰,与青鸾、天都,皆峄山也。过此,取道钵盂、老人两峰之间,峰趾相并,两崖合沓,弥望削成,不见罅缝,扪壁而往,呀然洞开,轩豁呈露,如辟门阖。登山者盖发轫于此。

里许,憩观音崖。崖欹立如侧盖。迳老人峰,立石如老人伛偻,县崖多奇松[1],裂石迸出,纠枝覆盖,白云蓬冒松起。僧曰:“云将铺海,盖少待诸[2]?”遂憩于面峰之亭[3]。登山极望,山河大地,皆海也。天将雨,则云族而聚山;将晴,则云解而归于山。山河大地,其聚其归,皆所谓铺海也。云初起如冒絮,盘旋老人腰膂间,俄而没顶及足,却迎凌乱,迫遽回合,弥漫匼匝[4],海亦云也,云亦海也,穿漏荡摩,如百千楼阁,如奔马,如风樯,奔踊却会,不可名状。荡胸扑面,身在层云中,亦一老人峰也。久之,云气解驳,如浪丈水势;络绎四散,又如归师班马;倏然崩溃,窅然不可复迹矣。回望老人峰,伛偻如故,若迟而肃客者。缘天都趾而西,至文殊院宿焉。

黄山自观音崖而上,老木搘径,寿藤冒石,青竹绿莎,蒙落摇缀,日影乍穿,飞泉忽洒,阴沉窅窱[5],非复人世。山未及上曰翠微。其此之谓乎?升老人峰,天宇恢廓,云物在下,三十六峰,参错涌现,怳怳[6]然又度一世矣。吾至此而后乃知黄山也。

(节选自《游黄山记》清·钱谦益)

[注]:[1] “县”,同“悬”。[2] “盖”,同“盍”。 [3] 面峰之亭:背靠着山峰的亭子。[4]匼匝(ǎn zā)周匝,环绕。[5] “窅窱”,同“窈窕”。 [6] “怳”同“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辟门阖 辟:开 B.则云族而聚山 族:丛聚,簇拥 C.则云解而归于山 归:返回 D.却迎凌乱 却:但是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登山者盖发轫于此 于其身者,则耻师焉

B.扪壁而往 泉涓涓而始流 C.其此之谓乎? 月出于东山之上 D.其东曰紫石峰 其孰能讥之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云铺海”本是黄山的奇观。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从云起到铺海再到云散的全过程,写得生动、具体,让读者能从中领略到这一奇观的实况。

B.首段作者详细介绍了登山行踪,从钵盂、老人两座山峰之间,摸着崖壁到达一个敞开的开阔地,这里是许多登山者出发的地方。

C.作者着力描写了黄山“云铺海”的雄奇景象,白云从山脚升起,很快盘旋在老人峰的腰脊之间,一会儿就没过了山顶。

D.黄山从观音崖而上,老树支撑在路上,老藤覆盖着石头,飞泉从崖上洒落,让人感觉好像不再是人世间;登上老人峰,更是一幅奇异的景象。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由祥符寺度石桥而北,逾慈光寺,行数里,径朱砂庵而上。(4分) 译

文:

(2)里许,憩观音崖。崖欹立如侧盖。(3分) 译

文: (3)缘天都趾而西,至文殊院宿焉。(3分) 译

文:

参考答案:

4、D却:退下来,后退

5、B 连词,表修饰关系(A介词,“在”或“从”;介词,对。C助词,宾语前置;助词,的。D代词,它的;语气副词,难道。)

6、C“云铺海”的景象是先盘旋在老人峰的腰脊之间,一会儿就没过了山顶山脚。

7、1)由祥符寺度过石桥向北走,越过慈光寺,走了几里路,经过朱砂庵向上攀登。(度 逾 径各1分 整体语句通顺1分

2)走了一里多路,在观音崖休息,观音崖像一个倾斜的车盖一样斜立着。(憩 欹立 侧盖 各1分) 3)沿着天都峰山脚向西走,到了文殊院,然后住在那里。(缘 至 焉各1分) 略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游仲鸿,字子正,果之南充人。淳熙二年进士第。李昌图总蜀赋,辟籴买官,奇其才,曰:“吾董饷积年,惟得一士。”昌图召入,首荐之,擢四川制置司干办公事。叙州董蛮犯犍为境,宪将合兵讨之。仲鸿请行。诘其衅端,以州负马直也,乃使人谕蛮曰:“归俘则还马直,不然大兵至矣。”蛮听命,仲鸿受其降而归。知中江县,总领杨辅檄置幕下。时关外营田凡万四千顷,亩仅输七升。仲鸿建议,请以兵之当汰者授之田,存赤籍,迟以数年,汰者众,耕者多,则横敛一切之赋可次第以减。辅然之。赵汝愚在枢密,谓仲鸿直谅多闻,访以蜀中利病。光宗以疾久不朝重华宫,仲鸿遗汝愚书,曰:“大臣事君之道,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既不死,曷不去?”汝愚既拜右丞相,以仲鸿久游其门,辟嫌不用。初,汝愚之定策也,知阁 韩侂冑颇有劳,望节钺,汝愚不与。

侂冑方居中用事,恚甚。汝愚迹已危。汝愚以淮东、西总赋积弊,奏遣仲鸿核实。仲鸿曰:“丞相之势 已孤,不忧此而顾忧彼耶?”改监登闻鼓院以行。监察御史胡纮希侂胄意,诬汝愚久蓄邪心,谓朝士中有推其宗派,指仲鸿也。初欲直书仲鸿名同台张孝伯见之曰书其名则窜矣凡阿附宰相本冀官爵此人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察卒不书其名吴曦叛,宣抚司幕官薛绂访仲鸿于果山,仲鸿对之泣,指

案上一编书示绂曰:“开禧丁卯正月游某死。”谓家人曰:“曦逼吾死,即填其日。”宣抚使程松巳大弃其师遁。松至,仲鸿谓绂 曰:“宣威[注]肯留,则吾以积奉二万缗犒兵,护宣威之成都。”松不顾而去。未几,曦诛。乞休致。卒,年七十八。 [注]宣威:指程松。

(选自《宋史?游仲鸿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初/欲直书仲鸿名/同台张孝伯见之曰/书其名则窜矣/凡阿附宰相本冀/官爵此人/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察/卒不书其名/

B. 初/欲直书仲鸿名/同台张孝伯见之曰/书其名则窜矣/凡阿附宰相本冀/官爵此人/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察/卒不书其名/

C. 初/欲直书仲鸿名/同台张孝伯见之曰/书其名则窜矣/凡阿附宰相/本冀官爵/此人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察/卒不书其名/

D. 初/欲直书仲鸿名/同台张孝伯见之曰/书其名则窜矣/凡阿附宰相/本冀官爵/此人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察/卒不书其名/

11. 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檄: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文中指的是用檄文征召。 B. 辟嫌:指官场回避。

不同朝代内容也有所不同,有地区回避、亲属回避、科场回避等。

C. 节钺:符节和斧钺。古代将节钺授予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

D. 登闻鼓:为畅通言路,古代统治者在朝堂外悬鼓,专供官员击鼓上闻,到朝堂陈述谏言。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游仲鸿被人赏识,获得信任。他考中进士,开始做官,李昌图征召他任职,认为他是个人才,并推 荐给朝廷。赵汝愚赞赏他,后来还向他咨询政事。

B. 游仲鸿恪尽职守,富有才智。董蛮进扰犍为,他请求前往,使董蛮投降;他在杨辅手下任职,就营 田问题向杨辅提出合理的建议,得到杨辅认同。

C. 游仲鸿担忧别人,遭到打压。他与赵汝愚长期交往,在赵汝愚危急之时予以提醒;赵汝愚曾经得罪 韩侂胄,韩侂胄仗势打击报复,说赵汝愚和游仲鸿搞宗派。

D. 游仲鸿忠于朝廷,痛恨叛贼。吴曦反叛,他对前来拜访他的薛绂以及家人表示要誓死效忠朝廷,并 对薛绂说,如果程松留下抗击叛贼,他要用积蓄犒赏士兵。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诘其衅端,以州负马直也,乃使人谕蛮曰:“归俘则还马直,不然大兵至矣。” (2)大臣事君之道,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既不死,曷不去?

参考答案:

10. D 11. D 12. C

13. (1)询问引起争端的缘由,是州里拖欠买马的钱,于是派人告诉董蛮说:“放回俘虏就偿还买马的钱, 不然大军就来了。”

(2)大臣侍奉君主的原则(就是),如果有利于国家,生死随它。既然不能死,为什么不辞官?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等断句。“冀”是希望的意思,宾语为“官爵”,“官爵”后要断开,排除A项、B项。“可察”的主语为“心迹”,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C项。句意:开始想直接写游仲鸿的名宇,同台张孝伯见了说:“写了他的名字就要贬官。凡是阿附宰相的,本来是希望求官爵,这个人埋没六院将近两年,心迹可见。”最终没有写他的名字。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认真审读各个选项内容。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专供官员击鼓上闻”错误。古代统治者在朝堂外悬鼓,让官民击鼓上闻,以陈述冤屈,或者陈述谏议,称为“登闻鼓”。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解答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C项,“韩侂胄仗势打击报复,说赵汝愚和游仲鸿搞宗派”错,结合文本内容“监察御史胡纮希侂胄意,诬汝愚久蓄邪心,谓朝士中有推其宗派,指仲鸿也”分析可知,说汝愚与游仲鸿搞宗派的是胡纮。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诘”,询问;“其”,代词,指这件事;“端”,缘由;“以”,连词,因为;“直”,通“值”,价值;“乃”,连词,于是;“归”,使动,使……回来;“至”,到。(2)“事”,侍奉;“之”,助词,的;“道”,原则;“苟”,如果;“之”,代词,它;“既”,既然;“曷”,通“盍”,为什么。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

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游仲鸿宇子正,果州南充人。淳照二年者中进土。李昌图总领蜀地赋税,(游仲鸿)被征召担任买粮官,(李昌图)认为他的才能杰出,说:“我负责粮饷多年,只得到一个人才。”李昌图被召入朝廷,首先推荐游仲鸿,提拔为四川制置司干办公事。叙州董蛮侵犯犍为边境,宪司准备联兵讨伐他们,游仲鸿请求前往。询问这件事争端的起因,是因为州里拖欠买马的钱,于是派人告诉董蛮说:“放回俘虏就偿还买马的钱,不然大军就来了。”蛮人听从命令,游仲鸿接受蛮人投降而返回。担任中江县知县,总领杨辅发文征召安排在幕府下。当时关外营田共有一万四千顷,每亩只收七升粮。游仲鸿建议,请求分田给应当淘汰的士兵,保留兵籍,等几年后,淘汰的多了,耕田的多了,那么强行征收的一切赋税可以依次减少。杨辅赞同他的建议。赵汝愚在枢密院,认为游仲鸿正直诚实见识广,向他询问蜀地的利弊。光宗因病很久没到重华宫上朝,游仲鸿给赵汝愚写信,说:“大臣事奉君主的原则,如果有利于国家,生死随它。既然不能死,为什么不辞官?”赵汝愚担任右丞相后,因为游仲鸿长期往来在他的门下,避嫌不使用。当初,赵汝患决定策略时,知阁韩侂胄很有功劳,希望掌管军事,赵汝愚不同意。

韩侂胄正在朝廷中得势,很生气。赵汝愚已有危险的迹象。赵汝愚因淮东、淮西总领赋税积累很多弊端,上奏派游仲鸿去核实。游仲鸿说:“丞相的势力已经孤单,不担忧这个方面却反而担忧那个方面吗?”改为监登闻鼓院处罚。监察御史胡纮迎合韩侂胄的意思,诬陷赵汝愚藏邪心,说朝官中有人推知他的宗派,是游仲鸿。开始想直接写游仲鸿的名宇,同台张孝伯见了说:“写了他的名字就要贬官。凡是阿附宰相的,本来是希望求官爵,这个人埋没六院将近两年,心迹可见。”最终没有写他的名字。吴曦反叛,宣抚司幕官薛绂到采山拜访游仲鸿,游仲鸿对他哭泣,指着案桌上一部书给薛绂看并说:“开禧丁卯正月游某死去。”对家人说:“吴曦逼我死,就填那天的日子。”宣抚使程松已经差不多全部抛弃他的军队逃跑。程松到了果州,游仲鸿对薛紱说:“宣威肯留下来,那么我用积蓄的二万缗钱犒赏士兵,护送宣威到成都。”程松不理会而离去。不久,吴曦被杀。请求退休去世,年七十八岁。

6.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

亡。(《孟子?梁惠王上》)

民之为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3分)

②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3分)

7.在这两段选文中,孟子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参考答案:

6.(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所以贤明的君主所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对上足够奉养父母,对下足够养活妻儿。

②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就会胡作非为,没有不干的坏事了。

7.孟子认为养民首先要“制民之产”,解决百姓“恒产”(土地)问题,这样才能使人民衣食无忧。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体现。(4分)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你越是欣赏一个人的作品,也就越是想去多了解一点他的思想,哪怕是吉光片羽,也觉得弥足珍贵。

②这匹马赛过三国的赤兔,逐日追风,日行千里。 ③他每天起早贪黑,仰事俯畜,非常辛苦。

④招聘又不是选美,为什么一定要女的长得人面桃花,男的身高要到达一米七五。

⑤几十年来中美关系虽经历过五风十雨,但一直前行,不管谁当选美国总统,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两国共同作出的战略选择。

⑥老李昨天抨击老王,实际上那不过是夫子自道,我们听了不禁暗自发笑。 A. ①④⑤ B. ①②⑥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首先明确各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中句子的语境分析即可。 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诗文字画或文物。使用该成语时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吉光片羽”只能比喻具体的诗文字画或其他文物,而不能比喻思想、精神、风貌之类的抽象事物;第二,这些东西必须是古代或前人遗留下来的,而不是现在才产生、出现的。使用不正确。 逐日追风:形容马跑得极快。使用正确。

仰事俯畜: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使用正确。

人面桃花:男女相见随即分离,男子追怀往事,称为“人面桃花之感”;也常借以表达爱情失意的情怀;或泛指爱慕而不能相见的女子,以及由此产生的怅惘心情。不用于形容人的长相,使用不正确。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使用不正确。

夫子自道: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而事实上却正道着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别人,却正指摘了自己。使用正确。

8.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①。”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 ②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孟子·离娄下》) [注]①先之劳之:做在老百姓之前,引导老百姓勤劳。 (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2分)

答: (2)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4分)

答: 参考答案:

(1)(2分)共同之处是都强调为政者(君)要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意思对即可。】 (2)(4分)孔子主张为政者要带头、勤勉,办事不懈怠,并能持之以恒;(2分)孟子主张为政者要修行仁义之道。(2分) 【参考译文二】

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引导老百姓勤劳。”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

孟子说:“君主仁,就没有谁不仁;君主义,就没有谁不义。”

9. 16.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5分)(假期作业第一、二套相关创新题) 新华网北京12月10日电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10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卫生部9日收到国家粮食局提交的有关“停用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酰”的申请材料,将提请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则进行讨论,再最后作出是否禁用的决定。 据介绍,国家粮食局提交的材料中指出,由于我国小麦品种改良及面粉加工工艺改进,要求在面粉加工过程中停用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加到面粉中,具有改善面粉色泽和焙烤质量的作用,被人们俗称为“面粉增白剂”。

参考答案:

16.(5分)卫生部将就“面粉增白剂” 禁用问题 提交讨论

1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人的爱情代言,其实不是玫瑰,而是桃花。这渊源,可追溯至近三千年前的《诗经》。桃花的美,虽然契合了妙龄女子不期而遇的浪漫与热烈,但又昭示着那一份内心隐秘的羞涩与缤纷。以桃花的气质与秉赋,实在没有理由不代言人间的缘份与爱情。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槐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你看,崔护的这首绝句,并无妍词丽句,只任那人面与桃花的意象在时间里反复叠映。就在这叠映中,人们读到了情到深处的执念,亦读到了__________的沧桑。

其实,在所有的花木中,桃树最易老,桃花最易凋零。于是,桃花的美感里总藏着些__________的悲情。( )。

古往今来,挣脱爱情隐喻的桃花,一样美得__________。“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李白笔下,桃花是他与朋友的友情。“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在刘禹锡笔下,桃花是一生的沉浮。朗州十年之后,他率召回家。不料又因诗句而开罪权责,再贬连州。那一年,他四十六岁。待他__________地重回京城,时间又过去了十四年。玄都观的桃花不见,但他倔强的风骨依然如春日芳芬。

17.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桃花的美,不但契合了妙龄女子不期而遇的浪漫与热烈,更呼应着那一份内心隐秘的羞涩与缤纷。

B. 桃花的美,契合了妙龄女子不期而遇的浪漫与热烈,又昭示着那一份内心隐秘的羞涩与缤纷。 C. 桃花的美,既契合了不期而遇的妙龄女子的浪漫与热烈,又呼应着那一份隐秘的羞涩与缤纷。 D. 桃花的美,契合了妙龄女子不期而遇的浪漫与热烈,又呼应着那一份内心隐秘的羞涩与缤纷。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物是人非 明日黄花 海阔天空 满面风霜 B. 时过境迁 红颜薄命 惊心动魄 风尘仆仆 C. 物是人非 红颜薄命 海阔天空 满面风霜 D. 时过境迁 明日黄花 惊心动魄 风尘仆仆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然而,诗人们并不会都陷入类似于林黛玉《葬花吟》的凄美之中。 B. 所以,诗人们往往都会陷入类似于林黛玉《葬花吟》的凄苦之中。 C. 然面,诗人们并不会都陷入类似于林黛玉《葬花吟》的凄苦之中。 D. 所以,类似于林黛玉《葬花吟》的凄美往往会让诗人们深陷其中。

参考答案:

17. D 18. C 19. A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桃花的美,虽然契合了妙龄女子不期而遇的浪漫与热烈,但又昭示着那一份内心隐秘的羞涩与缤纷”,“虽然……但又……”结构混乱且不合逻辑,“虽然……但”是表转折关系,而“又”表并列关系,该句把二者杂糅到一起,且“契合了妙龄女子不期而遇的浪漫与热烈”“昭示着那一份内心隐秘的羞涩与缤纷”之间不存在转折关系,所以应删除“虽然”“但是”;“昭示……内心隐秘的……”矛盾,可以改为“呼应……”。A项,“不但…更”关联词用错,“不但……更”是递进关系,而原句不是递进关系,是并列关系。B项,“昭示”和“内心隐秘”矛盾。C项,语序不当,“不期而遇”应放在“妙龄女子”之后。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结合成语的情感色彩、适用对象以及具体的语境进行排除。“物是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时过境迁”,指随着时间

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第一处,是说人们从崔护的诗中读到沧桑,结合诗歌的内容来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槐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景还是那景,但人已经不在,应使用“物是人非”。“红颜薄命”,指女子容貌美丽但遭遇不幸。“明日黄花”,指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第二处,此处是说“桃花的美感里”总藏着些悲情,结合后面括号中填写的内容来看,此处应使用“红颜薄命”,这才能和后面填写的“林黛玉”相呼应。“海阔天空”,指像大海一样辽闹,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强调美的多和广。“惊心动魄”指使人神魂震惊。第三处,此处是形容“挣脱爱情隐喻的桃花”,从后文所列举的情感的多样性来看,应是强调多和广,故应使用“海阔天空”。“满面风霜”,形容他饱经风霜。“风尘仆仆”,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第四处,此处是说刘禹锡经过一贬再贬回到京城的状态,应是饱经风霜的,故使用“满面风霜”。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从上下文看,这里应该是承上启下句,上文说桃花的美里藏着悲情,而下文说桃花“挣脱爱情隐喻”,前后内容之间存在转折关系,所以这里应该以转折词“然而”连接,这就排除B、D两项;C项中“凄苦”一词和上文意思相较,少了桃花的美。故选A。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六、写作(60分,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伦敦奥运会上,刘翔在110米栏比赛中,再次退赛,此举遭到了大量非议;叶诗文在泳池中斩获两枚金牌,两破世界记录,却遭到西方媒体非议。其实并非只有名人才会面对非议,普通人也会如此。

请以“面对非议”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

思路点拨:非议只是文章限定了你写作的范围与对象,而文章的重点应该放在面对上。要写出为什么要面对,怎样面对,但也要点出是什么非议。 最佳立意:

① 面对非议,应淡然处之; ② 面对非议,应愈挫愈勇; ③ 面对非议,应据理力争;

④ 面对非议,应积极自省,择善而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