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类专业实
2020-01-08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9卷第1期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ANTONG VOCATIONAL&TECHNICAL SHIPPING COLLEGE Vo1.9 NO.1 2010年3月 Mar.201O 一以南通舷运职业技术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类专业实验基地建设为例 范育军。。黄广茂 ,蔡厚平 (1.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部,江苏 南通226010;3.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226010;2.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工程中心,江苏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江苏南通226010) 南通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工学结合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工学 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的建议,并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为例介绍工学结合人才培 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建设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学结合;实验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91(2010)01.0083.03 0 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 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也给高职院校指明了方向。因此, 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高职院校只有在推进校企合作、探 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方面进行创新实践,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新思路,才能在高职教 育改革的浪潮中占得先机。 1 目前我国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近些年来,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工学结合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绝佳选择,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有 益的探索,初步摸索出实施的基本路径,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活动中尝试新的做法,校企双方各有所 得。但随着校企双方开展工学结合的进一步深入,也出现了一些困惑。 1.1 思想观念落后,校方开展工学结合积极性不高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高职院校沉迷于学校狭小天地,依然习惯于封闭式办学,对改革传统的人 才培养模式缺乏时代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愿意或不积极投身于与企业合作开展工学结合。在这种思想 支配下,工学结合将很难实现。此外,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一部分教师和学生重理 论、轻实践,重认知、轻创新,阻碍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1.2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定位不准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工学结合虽体现了行业或区域特色,但这种工学结合更多体现在对直接操作设备或 直接上岗从事单一岗位技能的“蓝领”培养上,而不是体现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灰领”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上。“工学结合”在认同能力本位前提下,缺少统一的能力标准,导致校企间开展工学结合不能深度融合和可 持续性发展。 1-3 目前校企合作的层面较低,工学结合的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 工学结合的关键在于企业的有效参与,但目前校企合作时普遍面临的难题恰恰是企业缺乏积极性,合作 的层面还比较低(主要是安全与风险、管理成本、产权归属、技术保密等因素引起),合作的稳定性、长期性不 收稿日期:2009—12—09 基金项目: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船舶制造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 果(项目编号:191)。 作者简介:范育军(1963一),男,江苏灌云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部副教授,硕士。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 够,合作的效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社会责任的承担往往放在次要的位置,尽量避免 承担风险,尽可能谋求利益最大化,不可能主动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而心甘情愿地增加成本、甚至于承担 一定的风险。 1.4学校自身的优势不明显,让企业感到合作是种负担 当前工学结合中存在的问题与高职院校自身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能力有很大关系。 部分 高职院校由于发展历史短,基础条件弱,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设备设施等方面没有优势,并且缺乏社会化 的经验,在开展工学结合时自感底气不足,企业不感兴趣,甚至于觉得与校方开展工学结合是一种负担。 2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实验基地成功经验的启示 由于工学结合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应通过提高工学结合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工学结合的 指导能力、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对接、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完善管理办法 和政策支持等几个方面来建立可靠的保障机制和措施,建立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需要的稳定的实习实训 基地。re_T_学结合实验基地建设应该包括校内实验基地建设和校外实验基地建设两个方面。下面以南通航 运职业技术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类专业为例,介绍该院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建设的一 些成功经验,以期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的建设发展有所裨益。 2.1 顺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求,重塑人才培养方案 该院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立以“职业导向”为人才培养宗旨的“课堂体系”。主要体 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与企业合作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课程体系。紧贴 职业岗位要求,建设专业基本能力课程、专业专门化课程、专业实践技能课程等课程群,并实现课程群内课程 结构的模块化,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完善课程内涵的建设,引入企业工程实例和应用技术 研究项目,并制订各模块的质量标准和教学标准,不断丰富课程资源,确保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岗位适应 能力。第二,建立模块化的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根据船舶与海洋工程职业特点和技术岗位特点, 探索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适应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理论课程模块和主要在企 业实训、顶岗实习中实施的实践课程模块。专项制定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标准,开展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 职业道德为核心,以职业习惯养成为重点的培养工作,确保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岗位适应 能力和从事行业适应能力。 2.2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打造工学结合自身优势新品牌 学院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工学结合是实验基地的显 著特征,也是实验基地建设的核心理念。学院校内船舶与海洋工程类专业实验基地有“江苏省船舶工程技术 研究开发中心”、“南通市船舶工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南通市船舶工程先进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南通市船 舶焊接中心”等。目前这些实验基地已经成为江苏省船舶制造类专业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示范基 地。实验基地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过程中结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建设的要求,采取“依据需求、多元 推进”的方式,现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多元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该院船舶与海洋工程类专业与院内的“江苏省船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南通市船舶工程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实体单位开展了工学结合的深度合作,学生直接参与设计的项目有:南通惠港造船有 限公司的700TEU集装箱船、15000DWT散货船以及南通长清沙船厂17000DWT载驳船等。 工学结合不仅增强了学生专业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 的专业技能和适应企业生产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找到工作并适应工作需要,还开创了学生勤 工俭学的途径,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同时,也对教师在知识更新、能力结构等方 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确保了学校职业教育 更贴近市场、贴近社会需求,促进了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示范专业建设、专业结构调整、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技 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工作。 2-3善于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发挥工学结合的效能 “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这是美国上世纪提出的“以他方为中心”办学理念的产物。在大力 第1期 范育军,黄广茂,蔡厚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85 提倡与实施“工学结合”的今天,这一理念仍然奏效。该院的具体做法是学生的安排分散进行,尽可能减轻企 业负担,并派专人负责协调、管理或收集企业反馈信息等,多替企业着想,收效良好。该院先后和江苏熔盛重 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船体、舾装等专业,所有人才培养过程完全按企 业要求进行。该院与江苏省船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振华港口机械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大中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实验基地依托企业培训教 师,参加企业生产实践,企业选派工程技术人员作为该院的兼职教师。目前该院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各专业均 建成了一支来自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组成的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和以行业(企业)人员为主的专业建设 指导委员会。通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把学校和企业的命运紧紧连到了一起,学校和企业同舟 共济、共存共荣。显然,工学结合为企业选拔专业对路、适应力强的高技能人才,为充实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 力量提供了新的途径;为缓解当前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的状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 的校企“共赢”局面。 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和办学特点来源于牢牢把握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和主动适应,全力满足这种需 求所做的努力。因此,要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还必须和行业(企业)建立密切关系,把学校融入行业 (企业)之中,把行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学院,使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全方位”、 “全天候”、“全过程”的紧密结合。同时使教学跟着任务项目走,课程跟着岗位能力走,教材跟着生产过程走,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4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使工学结合落到实处 (1)加大教学管理改革力度,完善教学管理体制。首先,进行学制改革,把全日制与工学结合紧密结合起 来。学校把三年制学生分为两段:第一段位第一学年,此阶段学生在校学习,第二阶段为第二和第三学年,在 此期间学生在企业(或校内实验基地)边工作(包括实习)、边学习;其次,把原本在院内实施的专业课程,放在 工厂的真实环境中进行。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结合生产实际联合组织教学,充分运用企业的生产案 例进行教学。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工作安排选择学习时间段参加集中授课;最后,实行弹性学分制。学生按规 定修满学分即可提前毕业,同时也允许工学结合、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就业或创业阶段所获学分可以累加, 一定年限内积分达到要求即可获得毕业证书。 (2)加强学生管理,择优落实企业,确保工学结合落到实处。在选择工学结合的企业时,经过认真了解, 选取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遵纪守法和社会声誉好的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并就工学结合 事宜与实习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学生实习期间双方的管理责任。双方建立工学结 合工作协作组织,安排稳定的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制订工学结合计划和管理办法,确保工学结合的内容、形式 和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指派专人进驻 企业,妥善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场合、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 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工学结合落到实处。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多元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大胆 创新,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运行机制、教学组织形式、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等多方面进行了综合 改革,形成一批船舶类专业创新型、实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船舶与海洋工程类专业毕 业生供不应求,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新生与用人单位签订订单协议,学院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 3 结束语 中央已确立我国将努力在2015年建设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战略目标,部分省市已将船舶与海洋工 业列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进行培育、扶持。如江苏省南通市近二年造船总完工量约占全国的l5.2%、约占 全省的66.8%。南通市“十一五”规划已经将船舶工业列为全市第一支柱产业。产业的迅猛发展也使得用人 单位对人才尤其是对高素质应用型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人才有着大量的需求。因此,进一步开展船舶与海 洋工程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的研究与实践,必将有力促进船舶制造类专业高素质、应 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我国船舶工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下转第89页) 第1期 李进,李霞丽:高职学生犯罪的原因分析 89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学生易冲动、易产生攻击性。父母态度粗暴、争吵甚至漫骂殴打,长期的影响将使 孩子形成无情、冷酷的心态,从而寻找发泄的目标导致暴力犯罪。德国的“政府反暴力委员会”将这种状况称 之为“暴力的循环”。 4 结束语 虽然高职学生犯罪原因与普通犯罪原因有普遍一致的共性,但是高职学生犯罪又基于学生身份的犯罪 主体而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深深根植于高职学生的主观内因与客观外因之中,并且诸多内外因的 表现形式也不是封闭、静止和单一,而是开放、变化和多元的。要解决高职学生犯罪问题最终还要依靠“对症 下药”的有力措施,因为再科学客观的高职学生犯罪原因分析也只不过是抑制高职学生犯罪的手段而已。 参考文献: [1】武玉红.高校校园暴力犯罪诱因解析及防范[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35—36. Analysis on Causes of College Students’Crime LI Jin ,LI Xia—li (1.Section of Social Science,Nantong Vocational&Technical Shipping College,Nantong 2260 1 0,China;2. Dept.of Teaching Affairs,Nantong PE School,Nantong 2260 1 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review of college students’crime,the paper probes into the subjective factors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concerned. Key word:College students;Crime;Causes;Subjective factors;Objective conditions (上接第85页) 参考文献: 【1】陈农心.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98—99 【2]张瑶祥.关于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培养模式问题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7(9):14.16. Probe and Practice of the Experimental Bas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Innovative Combination of Work&Study ——Taking the Experimental Base Construction of Ship&Marine Engineering as Example FAN Yu-jun,HUANG Guang-mao,CAI Hou-ping (Nantong Vocational&Technical Shipping College,Nantong 2260 1 0,China) Abstract:In the paper,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the combination of work&study carried out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are analyzed.and the innova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elf-characteristic training mode of“combination of work&study”are put forward as wel1.In addition.taking the example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the combination of work&study of the ship&marine engineering at Nantong Vocational&Technical Shipping College.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concerned iS introduced.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Teaching reform; Combination of work&study;Experimental base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