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探析
摘 要: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高中语文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变化更新,教学模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新型教学模式也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小组合作模式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绝对地位,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成许多教师预设外的教学成果,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未来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要想稳定保持小组合作学习对高中语文教学带来的帮助,就要由教师方面做好调控和组织,由此本文将着重论述未来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如何进行高效的组织调控。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小组合作学习 组织与调控策略
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着重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过去教师和学生之间在地位上悬殊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会更加积极。而为了始终保持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率,教师就要做好监督和规范,履行好自身的组织和调控职责,对小组合作学习始终保持密切的关注。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出现的问题 1.1组内成员分配不合理
当前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国对其作用的发挥,如小组成员在分配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在对全班同学进行小组的编排时,为了保证课堂纪律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效率都会以座位为基准采取就近原则,这种更偏向于随机分配的模式虽然看似是对课堂时间的节约,实际却是更大的浪
费。因为这种随机分配的模式很难保证不同小组间成员成绩的平均性,有些小组可能成绩较好的学生占大多数,这样的小组中成绩较差的少数同学会因为自卑等因素在课堂活动中更加沉默,造成学习效率降低的结果,而小组中如果成绩较差的学生较多,对于课堂问题不能完成解答,整个小组内成员面面相觑,也是对课堂时间的极大浪费,这种不合理的成员分配无法实现学生间的共同进步,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1.2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时机没有经过研究
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认识不深,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仅仅是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参与课堂活动即可,对于什么情况下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深入研究,这就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任何教学活动时都得以实施,对于一些内容简单理解起来并无难度的知识点,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对于课堂时间还会造成浪费,拖慢了课堂教学进度。并且一些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够重视,在开展过程中流于形式,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却没有给出足够的讨论时间,导致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草草结束,不能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同时小组合作模式的频繁开展也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感,在迅速的结束了和课堂有关的内容讨论后就转而进行聊天,对课堂效率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1.3组内成员的分工并不明确
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参与的课堂内容也并不贴合小组合作的模式,有些教师由于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认识不深,在给小组分配任务时仅仅是给出一个整体任务,对于组内成员的分工却没有仔细划分,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开展时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个人任务,甚至有些任务对小组合作的模式来说并不适合,学生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够完成,因此就导致小组合作模式在有些情况下由于分工的不明确,组内学生每人对任务都单独完成了一遍,并没有体现出团队合作的意识,也降低了课堂效率。并且这种分工不明确的合作学习也体现不出对学生的针对性教育,学习情况并不相同的学生完成相同的任务也不能有效对学生能力进行锻炼,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带来负面影响。
二·未来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组织与调控的策略 2.1制定科学有效的小组合作目标
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关键就是对目标的设立,教师要给学生制定好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完成,以此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准确培养,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向性,提高学习效率。以《过秦论》为例,本篇是篇幅较长的文言文,且文化常识和重点字词比较多,个别字词很难理解。学生学习起来本身就有一定难度,如果教师再不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进行学习时注意力就容易转移,并且在篇幅较长的情况下对于文章重点也难以把握,盲目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只会浪费时间。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设置循序渐进的任务,将故事分段后再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降低学习难度,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目标能够帮助小组合作学习有的放矢,让学生能够深入解读文章,掌握学习技能,最终提高课堂效率。另外在开展合作学习时还要抓准时机,例如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时就没有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学生独自就能完成,刻意开展小组讨论只会浪费课堂时间,因此教师要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准确掌握,做到小组合作学习时的高效。
2.2加强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
前文提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对自身的定位要有深刻认识。既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那么对问题的思考探究就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而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难免会陷入牛角尖或者形成错误的思考习惯,这时教师就要发挥自身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对其学习方法和思考角度进行纠正,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多的是充当监督和规范作用。例如在学习《短歌行》时,由于本文为古诗,故事性较弱,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没有那么高涨,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走神的情况,这时教师要发挥好监督的作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进度和每个人的完成情况进行督促,帮助学生从作者对景色的描写中挖掘出自身郁郁不得志的感情,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和监督作用,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2.3科学分配小组成员和调配组内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开展也离不开其成员的合理分配,教师要以就近原则为前提的情况下对小组成员根据成绩平均分配,即保证每个组之间不同学习成绩的同学比例是一样的,以此来实现成员的均衡搭配。这种成绩均衡的成员分配能够有效实现学生间的带动作用,由组内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通过学习方法的传授和习惯的影响,来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进步,真正实现组内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并且在任务分配上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任务,实现学生间的共同发展和综合发展。
2.4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反馈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还要设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通过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有明确的认识,也通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来使教师了解自身教学方法的优劣,给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学习和改进的机会。例如在小组内设立组内互评机制,由组内成员对彼此的表现进行打分,教师也能通过打分情况来了解组内每个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并且由组内推选出一个在此次合作学习中表现最好的学生再由教师安排相应的奖励。还可以设立不同小组之间的评价机制,在每段合作学习结束时由组内成员进行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总结或展示,最后由其他小组的学生来进行打分,通过和其他小组间的交流使学生对自身学习方法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也帮助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明确当前的学习进度和效率如何。最后再由教师对所有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已经取得的成就,指出学生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改正,以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进步。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帮助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则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互助合作中集思广益,
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实现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有效锻炼。虽然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教师对该模式的重视,未来在不断改善教学工作的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一定能不断优化,有效帮助高中语文在教学质量上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张兴勇.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5):3-4
[2]顾永森.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运用[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1(03):35-36.
[3]程李航.艺术类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探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53-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