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的稳定性探究
作者:仲飞 孙锡瑜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05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建筑的稳定性。近年来,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在建筑界称得上是一枝独秀了,发展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时,我国的建筑在世界领域已经开始崭露头角。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我国充分展示了在建筑领域的先进水平。为了进一步的推动建筑领域的发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建筑的稳定性。本文将就此问题对建筑的稳定性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稳定性;评价
引言:建筑结构设计与其他专业设计是有很大区别的,设计理念与设计质量对建筑的施工工期、施工质量、施工成本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都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做好建筑结构设计对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稳定性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1、建筑地基稳定性的定义
地基稳定性顾名思义,即指与地表里面的土地在承受建筑挤压的情况下,地基发生沉降、变形、深层挤压和滑动,影响工程建设中安全稳定的程度。在建筑界,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将建筑地基的稳定性明确的划分出了所需调查的内容,主要考察以下内容:建筑地基主要的持有层和相对比较特殊的岩土体的分布、岩性、土层分布的厚度、埋藏的条件、工程土地地质的特性、建筑物较基础的分布类型和地基稳定性的基本情况、现有的基坑的主要类型、基坑的规模、基坑坑壁和坑底的变形和稳定状况、对地基岩土体有不良影响的因素、对工程建设和环境的危害程度等。建筑的地基稳定性通俗地讲,便是在建筑物荷载的作用下地基所能达到的稳定程度。地基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影响建筑稳定性的因素
建筑的整个工程繁杂,影响建筑的稳定性的因素也非常之多。建筑物所荷载物体的大小、性质,岩、土地的类型极其它们在空间的分布,包括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的情况等,都是影响建筑稳定性的因素。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应该根据当地一系列的环境来确定建筑的稳定性。有些建筑物是铅直载荷、有些建筑物是倾斜荷载,设计师需要根据情况判断选择用何种方式,确保建筑的稳定性。有些岩较容易变形、土地容易压缩、岩土容易膨胀或隆起,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影响建筑稳定性的因素。地下水位的下降、地下洞室的凿挖、工程附近建筑物的施工等也是影响建筑稳定性的因素,因为它们能引起地基的沉降。一些地质灾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发生,也是影响并且直接导致地基倒塌的因素。比如地震能液化细粒土,导致地基完全失效,整个建筑物倒塌;喀斯特洞穴能让地面向内陷。如果做到较好的预防地质灾害、施工时考虑到影响建筑稳定的各个因素,那么建筑的稳定性便好。 二、建筑结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合理性的原则
合理性原则就是在建筑的设计当中要符合尊重客观规律,不可以只凭自己主观的感受来进行盲目的追求自己心目的空中楼阁,需要根据当前的技术条件、材料成本以及经济合理的多方面的实际因素,只有深入的了解当下自己实际拥有的且实际能办到和实现的目标,避免盲目的追求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这样才是真正符合合理性原则的人性化设计。 2、功能性的原则
功能性原则主要就是说的建筑设计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得建筑的使用者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能够明显的体会到必要的享受,这也是当前建筑设计的一个最为主要的要求,而要想达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之前要事先了解使用者的主要用途和需求,然后针对这种需求进行设计。 3、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当前我们在各个行业都比较提倡的一个原则,在建筑设计中也应该体现出必要的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优先考虑人的关系,始终把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人的需求为第一要素。 4、形式美原则
建筑设计作为设计的一种必然对于美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尤其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美的要求也正在不断的上升着,这就给我们的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得我们的设计变得更为美观也成为了当前诸多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美的要求和审美观念也正在呈现出一种复杂化和多样化,但是我们详细分析的话还是存在着一些形式美的共性的,这些共性就是当前人们都比较喜欢的一种共同点,比如对称性和韵律感我想是不会有人感到讨厌的,这也就可以成为我们设计的主要组成成分。 5、个性化原则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个性化的追求也正在愈演愈烈,因此,为了迎合人们的这一需求建筑设计过程中也应该体现出个性化的原则,只有如此才能够获得用户的喜欢,多年来的建筑设计表明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采用个性化的设计手段是极有必要的,也是可以实现的,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筑施工水平的提高更是给我们的建筑个性化设计提供了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的可能性,也加快了建筑设计个性化发展的进程,使得建筑设计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
三、建筑结构设计隔震措施 1、地基隔震措施
地基隔震就是在建筑物的基础底部与土层接触位置设置缓冲层,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效进行吸收和反射作用力的作用,以此来减小地震对建筑物基础和建筑物整体的破坏作用。在我国最为常见的地基隔震层主要采用沥青原料的隔震层,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会有更加科学的隔震层产生,对消减地震作用效果会更加理想。 2、基础隔震措施
对于建筑物的基础设计中,基础本身就是对整个建筑物的承载和荷载的传导作用,基础结构设计对整个建筑物都非常重要,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所以在设计基础结构中,对于抗震措施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在对基础采取抗震措施,为了减小地震对上部结构的抽奖破坏,在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基础位置接触处设置隔震层,它是防止地震力由地基处向上部结构传播的防震措施,从而减低上部结构的破坏,效果显著。这种抗震措施更适合多层建筑施工。基础抗震装置一般采用混合隔震装置、基底滑移隔震装置和夹层橡胶隔震装置。 3、悬挂隔震措施
悬挂隔震措施就是将建筑物的全部或者部分悬挂起来,起到隔震的作用,也叫悬挂结构。这种抗震措施在大型钢结构建筑中使用较多。在地震发生时,震力需要介质传导,悬挂结构主体受到地震作用,但子体受到的作用就会减轻,使地震产生的破坏力不能进行大面积的传导,保证了上层建筑物的主题机构不受破坏,有效的进行隔震作用,减轻破坏。这种隔震措施效果显著,而且正在逐渐被采用在钢结构建筑中,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者也会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将优化悬挂隔震措施,为建筑结构设计提高有利的抗震效果。 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中对于建筑的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建筑的稳定性甚至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建筑界对于安全越来越关注。建筑的建设是城市现代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是新世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重视建筑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建筑抗灾的水平,有利于解决建筑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有利于城市化进程快速找到突破口。在房屋结构设计中应用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是实现建筑工程适用性、安全性、经济性、稳定性等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建筑整体的设计优化与建筑分部结构设计优化的方法,对房屋结构设计进行综合优化,可保证了工程质量,并可以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侯惠明.从安全性角度出发谈建筑结构设计[J].城市建筑,2014,06:64.
[2]霍艳华.关于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必要性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4:32.
[3]郑梦龙.谈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山西建筑,2014,11:44-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