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体会
2022-01-20
来源:意榕旅游网
18 继续医学教声2014年6月第28卷第6期ContinuingMedicalEdu ation,Ju 2014,Vo1.28,No.6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体会 任秀明 (柘城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公疗医院)妇产科,河南商丘476200)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的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 月~2013年6月收治的患儿80例,分析总结80例窒息患儿的复苏及复苏后情况。结果经窒息复苏及复苏 后的有效护理,60例患儿痊愈出院,l6例患儿好转出院、4例患儿死亡。结论熟练的复苏技术以及复苏 后精心的护理在抢救新生儿窒息中尤为关键。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763(2014)06—0018—02 DOI:l0.3969 ̄.ISSN.1004—6763.2014.06.01 1 严重的窒息会给患儿的内脏以及智力等造成损害甚至 儿肩垫高3 cm左右,让颈部轻度仰伸至鼻息位置,以使新 引起死亡,需及时地进行抢救和护理 。本文对新生儿窒 生儿呼吸道保持通畅。 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报告。 1一般资料 2.2.3呼吸道清理。胎儿分娩出时,按照先口后鼻的顺序用 8 F或10 F的吸管或吸球将胎儿口鼻的分泌物清理干净。如 果有胎粪、羊水的污染或者新生儿呼吸无力,应当在胎儿分 选取本院2010年1月一2013年6月收治的患儿80例, 娩出第一口呼吸以前,用喉镜对胎儿的咽喉部进行检查。 其中男52例,女28例。正常分娩3O例、臀位助产12例、 2.3复苏后护理 剖腹产38例。过期产儿(怀孕42周以上)4例,早产儿(孕 2.3.1保温。使用温箱时,应注意补充30 ml的液体以防止 期28~36周)20例。根据Apgar评分,将窒息患儿分为重 患儿皮肤水分蒸发而引起失水及角膜干燥,同时还应注意眼 度窒息和轻度窒息。 2护理方法 2.1护理准备 睛的保护。 2.3.2氧疗监护。根据患儿血糖饱和度调节吸氧方式,血氧 饱和度≥95%时,可以不吸氧或每分钟间断鼻导管吸氧0.5~l L;血氧饱和度在85%~94%时,需选用持续低流量吸氧; 2.1.1产前观察。严密观察孕妇产前产程进展情况和胎心的 缺氧状况改善后可改用鼻导管吸氧。此外还应保持患儿安静 变化,如发现母婴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胎儿宫内窘迫, 并采取合适的体位。 结束分娩,将胎儿分娩出。 2.1.2物品准备。做好充足的氧气准备(氧流量5-8 I/l n), 以随时进行供氧抢救。做好辐射台的预热工作,将肩垫、 抢救及复苏常用药品备好以便急用。备好复苏囊、吸痰管、 急救器材以便取用。 2.2胎儿分娩出后复苏 2.2.1在新生儿出生后,用几秒时间对足月妊娠、有无呼吸 3结果 本组患儿通过窒息复苏及复苏后的护理,60例患儿痊 2.3.3抗感染、补液、止血及纠正酸中毒等处理。补液速度 为每分钟8—12滴为宜,避免出现输液过量而增加心脏负担。 根据情况可进行维持补液。患儿如病情允许可尽早进行母乳 喂养,母乳中含有能促进新生儿发育,增加抵抗力的成分如 新生儿使用的面罩、喉镜、听诊器、各种型号的导气管等 氨基酸等,能促进新生儿的恢复。 或哭声、羊水是否清、肌张力情况这四项进行快速评估, 若有一项不符合标准,则需立即采取初步复苏措施。 愈出院,16例患儿好转出院、4例患儿死亡。 2.2.2体位选取。采取侧卧位或者仰卧体位,用肩垫将新生 4结语 目前,在窒息复苏护理中,护理人员能对复苏流程做 到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对于窒息、评估、决策进行准确 作者简介:任秀明(1969一),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 的判断,并且熟练掌握各种复苏技术。一般情况下,引起 继续医学教育2014年6月第28卷第 塑Continmng Medical Educmion,~June.2014,Vo1 28,N0.6 19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多种多样,及时有效的抢救以及精心的 儿窒息中尤为关键。 术后护理能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治愈率。新生儿窒息抢救的 关键在于保持患儿呼吸道的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的羊水、 参考文献 粘液以及胎粪,建立起自主呼吸。同时还需不断在实践中 [1] 王德智.胎儿窘迫与宫内复苏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与急救[J]. 改进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使之更有利于窒息患儿的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 6(1):3-25. 康复。熟练的复苏技术以及复苏后精心的护理在抢救新生 [收稿日期:2014-05—13] 1 600例疗养老人安全管理与护理体会 陈雪平 (山西省潞安集团总医院王庄医院预防科,山西长治04603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疗养老人的安全管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4年4月期间 在我院疗养的1 600例老人的基本资料加以回顾性探究。结果疗养老人主要的安全问题包括:交叉感染、 用错药、误伤、烫伤、坠床、噎呛以及跌倒等。在不安全因素中,生理及病理因素约占83.50%(1 33dl 600), 心理因素约占12.0%(192/1 600),社会因素约占4.5%(72/1 600)。结论针对疗养老人的不安全因素及 安全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尽可能避免不安全因素,保证老人的安全,使护理质量有所提高。 【关键词】疗养;安全管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763(2014)06—0019—02 DOI:10.3969/J.ISSN.10o4~6763.2014.06.012 老年人群的体质较虚弱[1】,免疫抵抗能力普遍低下,如果 人感官功能不断退化,诸如皮肤感觉功能退化、听力下降以 安全问题未能及时做到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具有 及听力降低等。绝大部分老年人伴有急性、慢性疾病,对中 严重性影响。在疗养院住院的老年患者的安全管理问题及有 枢神经系统有所影响,导致其感觉运动障碍,或意识改变等。 关护理措施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内容,现针对2009年4月~2014 相关报道指出,约有一半老年人发生跌倒与药物应用有关, 年4月期间在我院疗养的1 6OO例老人的安全管理及护理隋况 饮酒过量、抗抑郁药物均会导致老人跌倒。(2)环境因素。老人对环境陌生,环境中的家具、地面等没有达到安全要求。 地面比较湿滑,穿着没有达到安全要求,还有活动方面的安 1资料与方法 进行深入探究,以利于创造良好的疗养环境,具体如下。 全问题。(3)心理因素。有些老年人不服老,不愿意麻烦 别人等。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疗养的1 600例 1.2.2普遍的安全问题。针对本次研究的1 600例老人进行 老年患者,其中包括246例女性患者,1 354例男性患者。 疾病者,有慢性疾病史者720例。 1.2方法 整理分析,主要安全问题包括 】:交叉感染、用错药、误伤、 年龄均在60~89岁之间,平均年龄72岁。其中,无急性 烫伤、坠床、噎呛以及跌倒等。 2结果 1.2.1不安全因素分析。(1)生理及病理因素。老年人不 疗养老人主要的安全问题包括:交叉感染、用错药、 可避免的老化因素,这对其自身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老年 误伤、烫伤、坠床、噎呛以及跌倒、走失等。在不安全因素中,生理及病理因素约占83.50%,心理因素约占12.0%,社会 作者简介:陈雪平(1973一),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老年护理。 因素约占4.5%,详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