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清代归化城副都统衙门与民国档案为主看土默特文庙及其祭祀制度

2022-05-31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13年1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 Science) Jan.2013 Vo1.42 NO.1 第42卷第1期 从清代归化城副都统衙门 与民国档案为主看土默特文庙及其祭祀制度 梅花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要]笔者主要依据土默特左旗档案馆馆藏清代归化城副都统衙门档案及民国档案,并结合相关文献 史料。对清代漠南蒙古地区的首个文庙——土默特文庙的建立、规模,清代及民国时期文庙祭祀的变迁及其特点 等进行考查。指出,清代土默特文庙祭祀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民国时期,文庙祭祀的变迁是在土默特地区社会 历史变迁的大环境下产生的。文庙祭祀的变迁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清至民国时期土默特地区政治生活、思想 文化的巨大变革及不断汉化的轨迹。 [关键词]土默特旗;文庙祭祀;变迁;思考 [中图分类号]:K 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623(2013)01—0117一O6 文庙,也有孔庙、夫子庙、先师庙、圣庙、学宫之 在商贾为土默特都统丹津修建生祠的基础上改建而 称。曲阜孔庙有其独特的权威性,自始建至今,始终 成0。据文献记载,雍正四年(1726年),文庙附设官 被称为孔庙。而其他各地孔庙清顺治以后一般称之 学建立0卷二。土默特官学建在文庙的西隔壁。清 为“文庙”。 代,土默特地区共建成3座文庙。文庙中均设立官 文庙本是中国为纪念孔子、供后人祭祀孔子而 学。由于官学所学内容的不同,分别被叫做“蒙学”、 立的庙宇式建筑。自西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 “汉学”、“满学”。又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分别 儒术”后,成为借以宣传儒家思想的庙宇。唐宋以 称作“南文庙”、“北文庙”、“新城文庙”。土默特文庙 降,各地于孔子庙附设学校,中国的儒学逐渐形成 地址在归化城南门外,附设官学以学习蒙文为主。 “庙”与“学”合一的建筑格局。不仅如此,“庙”的祭 因此,土默特文庙又被称做“南文庙”、“蒙古文庙”。 祀制度也成为儒学日常活动的一部分。清代,自入 在清代土默特地区的3座文庙中,土默特文庙是建 主中原的顺治皇帝时起,既已确立“兴文教、崇经术、 成最早,规模最大的文庙。 以开太平”为清朝的既定文教政策。之后,历代清朝 据档案记载,建成初期,土默特文庙的规模就已 统治者将儒学作为统治全国的文教工具,大力提倡 经不小,“计正殿、东西配殿、祠堂、内外门等共二十 崇尚儒家经术和尊孔。在崇奉孔子的同时,清朝统 九间。院落宽十一丈,长三十三丈余一。也许认为 治者多次重修曲阜孔庙,并在全国各地修建孔庙,祭 这样一座由生祠改建而来的文庙,其规格同内地标 祀孔子。 准孔庙还有一些差距,雍正十三年,筹款对文庙进行 就是在清朝统治者着力提倡“崇儒重道”的文化 了“如式重修”,使之“更合礼制-(D。重修后,土默特 教育政策这一大背景下,毗邻长城、地处漠南塞外的 文庙还将雍正御书“生民未有”和康熙皇帝“万世师 土默特旗建立了文庙和官学。在漠南蒙古地区,土 默特旗是最早设立文庙和官学的地区。 表”的匾额悬挂。清朝皇帝亲笔御书,意在盛赞孔子 为“千秋万世之老师和表率”、“世上仅有之圣人”的 一、土默特文庙的建立及其规模 这两块匾额,经过刊刻后已悬挂于阙里及全国孔庙 据雍正十三年所立《敕建文庙碑记》的记载,土 及学宫。此次悬挂于地处漠南塞外的土默特文庙, 默特文庙是雍正二年(1724年)经雍正皇帝“御批”, 无疑大大提高了土默特文庙的地位。 前人对土默特文庙的建筑及其布局作了明确记 [收稿日期]2012—07—10 [作者简介]梅花(1967一),女,蒙古族,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讲师,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 117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42卷 载: 孔子庙正殿三楹,东西各三楹,日东庑、日西庑。 后甓三楹,日崇圣祠。后殿东厢六角亭,内有井,日 泮池,西厢建有祭器库。前殿前中门三楹,日泮宫, 日礼门,日义路。礼门左有正亭三楹,日名宦祠,义 路右有小亭三楹,日乡贤祠。泮宫前,中设泮桥,东 西小亭,一日东斋所,一日西斋所。泮桥中棂星门, 左右各小门一。楼星外有左右坊,额日“德配天地”、 “道贯古今”。棂星南有照壁,日“万仞宫墙”。照壁 东西两辕门,周缭以栏,乃土默特作育人材之始基 地。” “大成殿供至圣先师孔子神位,颜渊、曾参、子 思、孟轲为四配,两序为闵损、冉耕等12哲。 崇圣祠祀先师5代及配位4先贤颜、曾、孔、孟。 东庑先贤公孙桥以次39人,先儒公羊高以次 34人。 西庑先贤蘧瑗以次38人,先儒谷梁赤以次34 人。名宦祠祀将军、都统有功德于士人者。忠义节 孝祠牌位如制0_‘ 。 由于清代统治者“崇儒重道”的需要,向全国颁 布统一的标准尺度,从而使得孔庙建筑体系成为中 国古建筑中最为规范的建筑式样。一般说来,清代 地方孔庙建筑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有“万仞宫墙”、“棂 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 等建筑。中轴线东西向依次有“德配天地”、“道贯古 今”、“东庑、西庑”等主要建筑。我们从前人对土默 特文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土默特文庙“庙”的部分 以大成殿(正殿)为中心。大成殿之前,两侧为东、西 两庑(或称从祀廊)。前为“万仞宫墙”、“棂星门”、 “泮宫”、“礼门”、“仪门”,后殿有祭器库、六角亭(井 亭)。主要建筑还有崇圣祠、名宦祠、乡贤祠,其它还 有一些辅助设施。大成殿内正中供奉孔子坐像,以 下为“四配”(颜渊、曾参、子思、孟轲)、“十二哲”(闵 损、冉耕等);崇圣祠内供奉着孔子上五世先人牌位 及四先贤;名宦祠内供奉着先后在土默特地区任将 军、都统等官职的边臣边将;乡贤祠供奉的是当地在 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著名人物。 雍正十三年,土默特文庙按照统一标准“如式 重修”后,主要建筑和格局均已完备,确实“更合礼 制”,完全达到了清代孔庙建筑的规范要求。 文庙附设官学与文庙的关系,前人文献中也做 了详细的记载:“土默特官学在文庙西偏,正房三间 为讲堂,东西房各三问为学生肄业地,再西为箭 亭。”④誊十‘ ・ ]]8 ・ 可以看出,土默特官学初建时规模并不大,建在 文庙西隔壁,3间正房为讲堂,东西厢房各3间为学 生学习场所,最西侧的箭亭为师生习武之地。 根据档案记载,土默特文庙、官学从最初建立, 到以后的数次整修,总体建筑格局并未发生变化。 文庙从建筑布局上看,是典型的内地文庙的形式。 而土默特官学是典型的儒学教育形式——“庙学合 ”一,即文庙和官学建在一起,庙和学在建筑外观上 形成一个整体。而且,在建筑布局上,土默特官学同 文庙形成“左庙右学”(即东为庙,西为学)的形式。 从建筑形式和规模上看,文庙和官学的建筑格 局同中国古代内地儒学官学的建筑形式完全吻合, 土默特文庙从外在形式上看,已经是一座名符其实 的文庙了。 二、清代土默特文庙祭祀中的民族特色 孔庙附设学校祭祀孔子的制度从唐太宗升孔子 为先圣,至宋代发展成为中央和地方儒学固定的制 度,并推广到全国,祭祀制度逐渐趋于完备。内地儒 学的祭祀同教学一样,成为儒学日常活动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元代以降,儒学祭祀出现春秋祭丁、朔 望祭祀、殿谒(庙谒)、乡饮酒礼等多种形式,其中春 秋祭丁是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儒学祭祀制度。 清入关前,沈阳文庙建成时即“从唐制,定春秋 二仲上丁行释奠礼 卷三十,清入主中原后,于顺治 二年规定:“每年春秋仲月上丁日,祭先师孔子。 ……如遇有事,改次丁或下丁”@卷 百三十六,《礼部・ 中祀四・上丁释奠于先师孔子》。春秋仲月上丁⑦ 成为清代固定的祭孔形式。 翻看土默特左旗档案馆馆藏清代及民国时期的 档案,可以看到文庙在每年春秋仲月祭祀孔子时购 买祭品及祭祀安排等内容的档案。据档案记载,土 默特文庙建成后即开始进行文庙祭祀。终清一代, 祭祀形式为春秋祭丁,且每年必定按时举行,逐渐形 成春秋祭丁的制度。这一制度固定下来,一直沿袭 至民国中期。从档案记载可以看出,清雍正年间文 庙建立至民国年间(20世纪4O年代前),随着土默 特地区社会环境、政治生活及历史文化的巨大变化, 土默特文庙的春秋祭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清代,土默特文庙春秋祭丁的时间,是在每年 春、秋仲月(每年农历二月和八月)的上丁日。清代 土默特文庙对于春秋祭丁有严格的规定,在大祭前, 要求参加人员要斋戒两日,严禁饮酒。据档案记载, 土默特文庙春秋祭丁时,“向由全旗参佐骁前各员敬 第1期 梅花/从清代归化城副都统衙门与民国档案为主看土默特文庙及其祭祀制度 谨致祭”④。也就是说,祭丁时由土默特最高行政长 如F: 官土默特都统主祭主持,参加人员包括土默特两翼 咸丰八年戊午二月初一日丁卯,承祭官・署绥 参领、佐领、骁骑校、前锋校等官员。当然,文庙祭祀 远城等地将军印・归化城副都统兼绥远城都统・记 必定不能缺席的是土默特官学的所有师生。乾隆二 录一次德胜,致祭至圣先师孔子之祭文: 十六年,土默特裁撤都统,两翼只设一名副都统。其 伏维,先师德高诸圣,道越群王,炳若日月,亘古 后,土默特文庙的祭祀活动便由副都统主祭。 未有。文教适值盛期,又恰礼和乐,之时,国子监奏 文庙祭祀的费用一般由学款项下支付,有时也 乐致祭。今值仲春月,恭遵定例,行致祭礼,配祭复 由记档项@银内支付。 圣颜回、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以表衷 现引乾隆十六年春仲月祭丁时花费支出档案: 悃。万望圣鉴受享n”。 “户司翼长阿喇布坦等启禀者:乾隆十六年二 由于档案的佚失,土默特文庙“以蒙古 规范礼 月二十四日,据佐领鸟巴西、骁骑校永敦扎布等呈 仪”和自行编练的祭孔仪式的细节无法得知。但是 称,本月十九日,祭文庙时用之牛一头,银五两八钱; 我们至少可以窥知,土默特文庙的祭孔仪式是用蒙 猪五头,银十二两九钱;羊五只,银六两七钱五分;白 古语来完成。作为土默特地区唯一的“蒙古文庙”, 色纺丝二匹,银九钱;降香四两,银九分;芸香四两, 其建立缘由正如丹津所言,“恭祀至圣先师”,进而 银九分;马牙香四两,银九分;芡实八两,银六分;檀 “选子弟之秀者入学,教以满蒙文字”,“学文兼习弓 香四两,银八分;大小红蜡八斤,银四钱八分;白蜡七 马岫眷二。其初衷是想借内地儒学官学的教育模 斤,银二钱八分;粳米二升,银一钱二分;江米二升, 式——建文庙祭祀孔子,并在孔子庙附设官学,来教 银一钱六分;凉谷米二升,银八分;高粱米二升,银四 育本地区“众人之子弟”,目的是培养精通满蒙文的 分;红纸三十张,银三分;连四纸二十二张,银一钱一 人才以及旗府衙门急缺的笔帖式等。这一时期的土 分;南红纸二张,银四分;毛头纸二百张,银二钱;隶 默特旗档案中有很多旗府衙门急缺笔帖式的记载。 三升,银九分;栗子三斤,银一钱;榛子二斤,银四分; 另一方面,此时的土默特两翼还未受归化城副 白糖一斤,银七分;麦子面三斤,银四分;荞麦面二 都统及绥远城将军的节制,一切旗务的最终管辖直 斤,银四分;根芽半斤,银六分;花椒一两,银五厘;胡 属理藩院。因此,有相对的自主权。而清朝统治者 椒一两,银七厘;茴香一两,SJL,-v,厘;盐三升,银五分; “崇儒重道”的文教思想,使建文庙、立官学得到顺利 韭菜五斤,银三分;芹菜五斤,银三分;蔓菁五斤,银 实施。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丹津等人制定用蒙古 五分;黄酒五十壶,银二钱八分;灯油一斤,银三分五 语祭祀及有别于汉族文庙的祭祀制度,把文庙建成 厘;竹板二个,银一钱二分;柴禾一车,银二钱五分; 为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文庙。这也是土默特文 炭三十斤,银一钱五分;制备供品手工费,银二钱。 庙有别于中国古代其它文庙的民族特质所在。 以上共用银二十九两九钱五分三厘,请照数得给等 但是,清乾隆以降,随着土默特两翼境内涌人的 情,呈文前来。本司核于先前之档册,比于现在之时 汉族人口越来越多,土默特汉化程度逐渐加深,文庙 价,逐一稽察,所用银数无不相符,并无高于时价之 附设官学也从建立之初的不准设立汉学,也不许招 处,相应由记档项银内,拟支给银二十九两九钱五分 收汉人子弟0。到汉文汉语及儒家经典开始进入官 三厘。乾隆十六年二月二十五日。 学的讲堂。到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土默特官学 从上引档案可知,祭祀共需用银二十九两九钱 增设了汉官学,专攻汉文汉语n∞。而土默特文庙的 五分三厘。文庙建立后,祭祀所用花费是雍正十三 祭祀礼仪也逐渐开始抛弃使用蒙文蒙语,更多的加 年八月尚书通智咨报大部核定后开始拨给的,祭文 入汉地文庙的祭祀程序。 庙的费用同致祭先农坛的费用相加不得超过八十 两。从祭祀花费可以看出,清代文庙祭祀的规模是 三、民国时期土默特文庙祭祀的新变化 相当可观。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 祭祀礼仪制度,是祭祀中重要的环节。档案记 府。不久,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通令禁止祭孔。 载,土默特文庙建立之初,祭祀时的礼仪是尚书通智 1914年,袁世凯发布《规复祭孔令》:“以夏时春秋两 以及训导、笔帖式等满蒙官员制订的。他们“以蒙古 丁为祭孔之日,仍从大祭,其他礼节服制祭品,当与 规范礼仪”,并编练了祭孔仪式,以便于蒙古官员 祭天一律……其他开学首El,孔子生日,仍听各从习 诸生等参加祭祀0。咸丰八年仲春,祭祀时的祭文 惯,自由致祭。 是年9月28日,袁世凯率各部总 ・ 1 1 9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42卷 长并文武官吏,着新式祭服,行三跪九叩礼,在北京 1928年7月,土默特人满泰出任土默特总管, 孔庙举行了民国以来第一次全国规模的祭孔活动。 但是,查看土默特民国档案,并未见到这一时期 祭孔的记载。可见,由于时局的动荡,土默特文庙这 一这是自1755年(乾隆二十年)以来土默特人第一次 出任土默特最高行政长官。满泰上任后,立志整饬 旗务。时值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为避免孔子诞辰的 不确定,教育部在1928年11月17日训令孔子诞辰 时期的祭孔典礼处于荒废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 沉寂,1917年始,土默特文庙恢复了每年两次的春 秋仲月祭丁。 民国时期,文庙祭祀人员的规格同清代相同, 日为阳历8月27日,全国学校应各停课2小时,讲 演孔子事迹,以作纪念。满泰在接到绥远省政府训 令后重申:“孑L子典礼虽经废除,孔子诞辰仍应纪 念”,他认为,既然行政院核定阳历八月二十七日为 “每岁春秋仲月上丁,归化城副都统率官致祭。嗣 后,由土默特总管率属致祭,土默特高等小学堂全体 师生与祭,齐唱《孔子纪念歌》”0卷二。卷二档案记 载,1925年,文庙秋丁祭孔仪式在九月十五日早六 点举行,土默特女子职业学校成立后,全体师生也被 要求参加祭奠。“各校校长暨教职员率全体学生务 于是日齐集文庙举行祀典,并令学生预习尊孔歌,以 便届时唱奏,籍表尊仰之至,诚凡在十岁以下之小学 生不必到场 “’。 孔子诞生纪念日,那么“自应通行遵照,以期一致而 免歧意” ∞。由于土默特文庙在孔子圣诞之期已有 祭祀先例,一切事项不必重新制。因此,在满泰的首 肯下,土默特文庙重新在孔子圣诞进行致祭。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在孔子纪念日当天放假1 天,并在致祭当日“演述孔子言行事绩以志景仰”。 但“仪式不必规定”。从此后几次祭祀时的“先师孔 子执事人员名单”来看,祭祀人员由通赞、引赞、读 民国时期土默特文庙春秋祭丁所需费用仍从学 款项下拨付。同清代不同的是,除每年例行的春秋 仲月祭丁外,土默特文庙在每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 “孔子圣诞之期”也开始进行致祭。以1924年为例, 三月四日(阴历二月初五日)进行了仲春致祭n ;九 祝、奉爵员、奉帛员等组成,还有司钟鼓、止奏乐、司 燎炉、徽馔、盥洗生等辅助人员。而且,除祭祀大成 殿正面神龛供奉的孔子牌位外,东配、西配、东哲、西 哲均分别有人祭祀,东庑、西庑中供奉的先贤们也是 如此。执事名单中参加人员已有近6O人 ”。这并 未包括主祭官、陪祀官、分献官和学校的师生等人。 民国建立至抗战爆发前,随着政权的更迭,中央 政府对孔子及祭孔的态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笔者 认为,这一时期土默特旗的文庙祭祀,同清代相比, 月五日(阴历八月初七日日建丁亥)举行了仲秋致 祭n ;而是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致祭孔子圣诞n”。 一年土默特文庙就进行了3次祭孔活动。 以后的几年间,土默特文庙的春秋仲月祭丁处 于停滞状态。现引1925年的1份档案: 迳启者兹由敞科呈请为修理购置祭器等件所需 呈现出明显的变。民国以后,特别是土默特成为总 管旗,受绥远特别行政区直辖后,一切祭祀仪式皆从 工料价目仰祈鉴核饬发事窃查本旗所建文庙于去年 冬间驻占军队因天气严寒遂将西庑牌位以及俎豆奠 绥远都统的训令。即从主动“规范礼仪”、“编练祭孔 仪式,到被动听从上级训令的状态转变。这也是民 国以后,土默特旗旗权日益被攘夺,自主权丧失的表 现。加之,随着时代的变迁,民国时期新思想、新文 化的不断冲击,学校教育中读经课程的废除等原因, 使文庙祭祀同学校教育的联系开始疏离。因此。文 庙祭祀制度也逐渐日趋简单化。如:民国十年(1921 年)三月进行仲春祭祀时,虽然绥远都统训令“照前 桌掇灯牛羊猪俎案等祭器尽行焚毁嗣因本年春丁祭 祀之期在迩当奉前朱总管面谕职科会同归绥县知事 预为估计从速修理以备祀典之用随向木工铺与兴和 森一再磋商核实估定工料价洋共计九十元零零二分 并将该商所修祭祀俎豆各项逐件缮单拊呈理合具文 呈请鉴核饬发等因奉此相应将该木工铺兴和森所开 工料单据函请贵科查照给发可也此致财政科公 鉴‘ ∞。 例”准备祭祀所需祭品,并“仍用三年颁行之祭祀冠 服,行四拜古礼”。但“如无上开祭祀冠服准以常礼 服代之” 。之后,更明确“由于原订祀孔典礼如拜 跪及祭服等项均与现制不合除去跪拜行三鞠躬改祭 服为礼服”姑 。以后更规定祭祀时学校学生“十岁 以下不必到场”等。虽然如此,文庙祭祀仍旧一年一 度照常进行,一直延续至抗战爆发前。 从上引档案可以看出,由于1924年冬天军队暂 驻文庙时将祭器焚毁,需要修理和购置方能正常祭 祀。从档案的记载看,此事发生后,祭器虽经修理和 重新购置,但1925年起,土默特文庙的春秋仲月祭 丁遂停止,此后再未见记载。这年的农历八月二十 七日,举行了孔子圣诞祭祀n”。 ・】20・ 第1期 梅花/从清代归化城副都统衙门与民国档案为主看土默特文庙及其祭祀制度 结语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旗文庙、官学的建立,不仅 使土默特两翼首开建文庙、办官学教育的先河。而 且,文庙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祭祀礼仪制度。笔 ⑦春秋仲月上丁:我国自古一年四季,每季三月,分别称为 孟月、仲月、季月。古代用干支纪日,每月甲乙丙丁等十 天干一般会出现三次。释奠用第一个丁日,称为上丁。 春秋仲月上丁即每年农历二月、八月的上丁日举行的祭 祀,又称“丁祭”。 者认为,清代土默特文庙祭祀的独特性同附设官学 办学的目的和民族生源是分不开的。土默特官学办 学的目的是“能读者训教清字、蒙古书,堪射者指导 ⑧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民国档案:《呈请援案阴历八月二 十七El致祭孔子圣诞之期向由全旗各员敬谨致祭所需 牲筑等费由学款项下动发由》,民国九年十月五El,79— 1—173. 马步弓箭艺~。正是为土默特旗培养翻译人才和精 通满、蒙文笔帖式的目的,加之清代统治者对蒙古地 区实行的封禁政策,使土默特官学招收的学生均为 蒙人子弟。因此,同官学合二为一的文庙,在要求官 学学生参加文庙祭祀的同时,用民族语言规范祭祀 礼仪制度。这是由于,当时土默特两翼受汉文化的 影响较少,民族语言文字尚在广泛使用。也是乾隆 朝以前土默特旗直受理藩院管辖,有一定自主权的 体现。乾隆以降,随着清朝统治者大规模开垦土默 特两翼草场,毗邻长城的土默特两翼在短期内涌人 大量汉民,与蒙古旗民同村杂处,且人数逐渐占据多 数。加之道厅的设置和清廷由上而下的大量汉文汉 语的使用,使土默特两翼在大环境的影响下逐渐汉 化。民国时期,随着汉化的加剧和旗权的渐次丧失, 土默特文庙的祭祀制度中民族特色的礼仪已荡然无 存,而遵从于民国政权更迭下的不同政策和训令。 可以说,清代至民国时期土默特旗文庙祭祀的 变迁,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这一时期土默特地区政 治生活、思想文化的巨大变革及土默特旗逐渐汉化 的轨迹。 注 释: ①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归化城副都统衙门档案:《图表册 ・文庙碑、文庙官学碑文抄件》,79—1—47。 ②高庚恩纂,忒莫勒校,《土默特旗志》,双宝主编《民族古 籍与蒙古文化》,总第1—2期,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 员会编辑出版,2001,《教育志》. ③归化城副都统衙门档案:《为料估修复文庙费用事咨文 归化城都统》,乾隆三十九年八月三日,8O一43—48. ④ 张曾纂:《古丰识略》,咸丰十年抄本,内蒙古大学图书 馆藏,民国戊寅年五月. ⑤《清太宗实录》,崇德元年六月丁丑,北京:中华书局影印 本,1987年. ⑥《(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 1991年. ⑨记档项:即牲畜记档税,亦称交易记档税。是清代归化 城土默特两翼主要财政收入之一。 ⑩北京第一档案馆藏.军机处满文绿剐奏折。署理归化城 右翼都统印务副都统莫尔珲奏闻归化城土默特地方仍 照旧例由都统等承祭文庙等情折,乾隆十七年二月初九 日。188—4. (11) 归化城副都统衙门档案:《祭孔子、先农等之条文底 稿》,咸丰八年二月初一,8O一18—140. (12) 归化城副都统衙门档案:《报送文庙所立汉官学施工 计划》,乾隆四十九年五月二十三日,8O一12—11. (1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 编》,第三辑,《文化》,《大总统发布规复祭孔令》,江苏古 籍出版社,1994年. (14) 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民国档案:《准教育厅函启本月 二日朝六点钟为祀孔子之期,各校长暨教职员率全体学 生务于是日齐集文庙举行祀典并令学生预习尊孔歌以 便届时唱奏籍表尊仰之至诚凡在十岁以下之小学生不 必到场请贵校查照由》,民国十四年九月十五日,79—2 —3l1. (15) 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民国档案:《奉绥远都统训令本 年阴历二月初五日致祭孔子之期所需祭品等项由归绥 县会同土默特总管署敬谨预备令仰遵照办理由》,民国 十三年三月四日,79—1—72. (16) 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民国档案:《奉绥远都统训令照 得本年九月五日即阴历八月初七日建丁亥为仲秋致祭 先师孔子之期所有祭品典礼查照三年颁布之案陈设仰 照办由》,民国十三年九月三日,79一l一74. (17)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民国档案:《发给致祭孔子圣诞 需洋》,民国十三年十月三日。79—1—64. (18) 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民国档案:《发给文庙修理祭器 工料价目洋》,民国十四年三月二十五日,79—2—521. (19) 土默特左旗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八月二十七日日 致祭孔子圣诞的呈文》,民国十四年十月十四日,79—1 —612. (下转第158页)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42卷 Performance of Chopi’S F Maj or Ballade GAO Li (Music Schoo1.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ohhot,Inner Mongolia,China 010022) Abstract:Chopin’S F maj or ballade is fl skillful and expressive piano works.Its peculiar conception and strong contrast often make the performers misunderstand its wholeness.This article analyzes its crea— 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akes lf detailed discussion about its performing skills and music content.It points out that we could master it based on skills and perform it under the guidance of its creation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Chopin;F major ballade;creation features;performance 【责任编辑(上接第121页) (2O)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民国档案:《呈请敬谨致 张晋海】 春致祭先师孔子之期所需祭品等项应照前例预备的 训令》,民国十年三月十三日,79—1—787. 祭孔子诞生纪念》。民国十八年八月,79—1—519. (21)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民国档案:《先师孔子执 事人员名单》,民国十七年二月,79—1~270. (22) 土默特左旗档案馆馆藏档案:《三月十五为仲 (23) 土默特左旗档案馆馆藏档案:《祭奠冠服礼节 仍用鞠躬礼的训令》,民国十一年九月十八日,79—1 ——10. Confucian Temples and the Sacrificial System in Tumd Recorded in the Files of Deputy Lieutenant—general Government in Guihua Town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MEIHUA (Tourism Coliege.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ohhot,Inner Mongolia'c^ina 010022)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files of deputy lieutenant—general government of Guihua Town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kept in Files of Tumd Left Banner and combining related historical documents.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scale of the Confucian Temple in Tumd——the first in the Mongolian area tO the South of the Desert,as well as the chang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ts sacri— lfee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It points out that the sacrifice in the Confucian Temple has very peculiar ethnic minority features.In the republican period,it changed with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hange of Tumd area.Such changes not only reflect the great changes in political life and think— ing culture but also its evolution into Han culture in Tumd 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an peri— od. Key words:Tumd Banner;Confucian Temple Sacrifice;evolution;reflections 【责任编辑张晋海】 ・ 15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