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芝霞
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2期
钱芝霞
(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6)
摘 要:后浇带技术在房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有助于对施工的收缩应力进行减少,因此其房建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本文就对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并对其具体的应用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房建 施工 后浇带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a)-0000-02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来说,想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任务,确保整体性高、使用性能好和使用寿命长,避免出现工程渗漏、施工质量隐患等,就必须对建筑施工结构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严格把关。研究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是每一个建筑单位的必须研究的热点问题。下面本文就对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并对其具体的应用措施进行探讨。
1 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意义
房建后浇带是指为了防止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受收缩不均及温度等影响,而产生有害裂缝的现象,施工人员在基础墙、粱及底板等相应位置依照施工规范或设计要求预留临时的施工缝,暂时将建筑结构划分成若干个部分,待构件完成内部收缩后的若干时间,向该施工缝浇捣混凝土,从而将此划分的若干部分结构连接成一个建筑整体[1]。一般来说,后浇带的施工结构需要在保留一段时间后再采取混凝土浇筑,其位置多在裙房与高层紧密相连的结构部位,确保其最终能够形成一个相对连续的整体结构形态,可以说,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结构优劣,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比如钢筋密集、大断面、模板支设难度大等,所以尤其需要在控制阶段严格操作。
房建后浇带主要是用来解决沉降差和减小温度收缩,前者主要是通过调节压力差、时间差以及标高差来达到调整沉降差的作用;后者则是因为设置预留孔,因而给混凝土自由收缩的空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构件的收缩应力得到降低。后浇带施工技术目前主要以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为主,分别是解决沉降差、减小温度收缩带来的变形影响。建筑主体、基础设计和裙房结构施工时要保证整体效果,但通常会设置后浇带先暂时分开,在主体结构完工之后大部分沉降量已经完成,此时再进行混凝土浇筑,能够对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情况做一个很好的调整与预防。温度收缩带来的变形影响是施工中的一个大问题,混凝土硬结过程收缩会对建筑施工情况产生较大影响,无论是热胀冷缩还是变形偏差,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和建筑质量[2]。
2 后浇带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措施
2.1 做好后浇带设置设计
建筑工程施工开始之前,做好后浇带的设置设计是关键,设计时尤其要注意超长结构部分的设计,其设计优劣直接影响到后期工程质量,结合具体施工实践情况来看,进行设置设计时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部分。针对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施工原则,坚持“抗放兼备,以放为主”,在“放”时通过释放应力等措施减少混凝土出现裂缝几率,在“抗”时采用混凝土填补缝隙以达到抗衡其未释放预应力的效果。超长结构后浇带设置时要严格控制间距,除去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技术参数,还要根据施工顺序做好后浇带的预留和设置,比如通常情况下,矩形建筑物后浇带的间距控制在三十米到四十米之间为宜,后浇带的宽度设置要根据建筑物具体结构情况进行把握,多数宽度在七米到十米为宜。同时在对上部结构进行施工的时候,不管是依照先高后低的顺序进行,还是高低同时进行,全部都要依照施工图将其施工后浇带预留出来。浇筑其超长结构后浇带位置,需要在开始之前为了避免出现梁板变形等情况,不能超出模板,要等到混凝土龄期、强度都达到规范标准才能够拆除支柱和模板,这样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才能够保证建筑质量[3]。
在施工过程中,通常是将后浇带的预留位置确定在其结构受力比较小的地方。这些地方主要集中在梁和板变形缝反弯点处,又或者是在其中部,其中梁和板的中部因为弯矩大、剪力小,所以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其断开,同时还要保证在将其混凝土补齐之前,一定要对其进行完整的焊接。后浇带的配筋通常还需要将浇筑混凝土一体之后的差异沉降及其变形产生的内力进行承受。其中后浇带的预留宽度,通常是依照施工方便程度确定的,同时还需要对结构的具体构造要求进行考虑,一般为700-1000mm,最常见的为800mm、1000mm以及1200mm。
2.2 做好工程防水工作
建筑施工中,底板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先在其垫层上进行卷材防水层或涂膜防水层施工增强抗渗效果,要注意其防水垫层应该宽出后浇带两侧三米的位置,这样对于施工开始之后出现地下水倒灌、雨水浇入、施工水影响情况时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在后浇带两侧五米的位置要增设挡水墙、涂抹防水砂,挡水墙的宽高的设置要根据建筑情况进行设计控制。后浇带混凝土施工中的浇筑与建筑质量息息相关,所以要全面加强控制,确保科学与完善。在浇筑时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方案以避免出现浇筑厚度过大或钢丝网模板压力增大导致的向外突出等情况,杜绝尺寸偏差、墙板漏浆或者跑模的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全程科学管理,细心控制。
2.3 加强工程施工规范性和质量管理
后浇带浇筑期间的保护管理是保障整个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时期,施工人员在此期间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章与管理制度,做好管理与保护,比如在预留完成后要在后浇带两侧设置挡水墙进行加盖封闭以杜绝污水的进入。或者在后浇带基础底板的混凝土垫层上进行降低处理以及时对沉渣进行过滤处理。混凝土振捣时要分层浇筑,避免出现土浆严重流失等问题。通常情况下,浇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振捣棒小型号36㎝和中型号47㎝两种,想要确保振捣的密实状态就必须使用钢钎捣实,对施工缝的处理采取人工凿毛和压力水冲洗等方式,要根据现场施工情况严格筛选方式和处理时间,人工凿毛多在浇筑后一天,压力水冲洗则是在浇筑后三到六小时之内。此外,还要注意不同类型后浇带混凝土在浇筑时间上的差别,根据浇筑部分的收缩情况来确定具体实践,多数在施工后的一月到两月之内,对后浇带内钢筋进行浇筑是要对施工缝进行湿润操作,时间不能短于二十四小时。在后浇带施工完成之后,是质量控制和验收环节,施工时无论是检验安装的牢固性保证其与施工规范和参数相符合,还是对所使用施工材料加强安全验收和检测都是确保后期质量控制环节得以顺利过关的关键。要在全面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从细节方面入手,做好图像资料摄取、施工现场现象监督控制,避免问题被掩盖并对关键部位做好审核,保证浇筑质量。
2.4 做好后浇带内的钢筋连接及砼浇筑
依照建筑施工后浇带的具体类型,对其钢筋是否需要断开之后实施搭接,或者是附加钢筋等进行决定,一般需要将其沉降后浇带之内的钢筋实施贯通,如果是伸缩后浇带,其钢筋则需要在断开之后再进行搭接。关于梁板结构,通常进行的是梁筋贯通以及板筋断开,这样则可以对钢筋附近砼收缩制约进行避免,从而预防开裂问题的发生,确保最大化的提高结构温度抵抗应力的能力。另外还需要对不同断面上的后浇带内钢筋,实施曲折连通。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后浇带砼浇筑时,通常采用掺和膨胀剂与普通水泥拌制或者膨胀水泥等无收缩后浇带砼浇筑,并保证与原浇筑砼相比,后浇带砼的强度至少该与其相同或者比之高出一个等级。
3 后浇带技术在房建施工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在房建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一个合理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就会导致其出现开裂渗漏问题,甚至还会对其结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一定要对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严格规范。
(1)后浇带的接缝形式一定要按照施工图的具体要求进行,在进行接缝过程中,对堵头板进行使用,同时根据其结构的实际需求,将其堵头板上对凸条进行安装。但是就目前依然有一些施工单位其施工不依照施工图进行,在其接缝处也没有对堵头板进行使用,只是单纯留出自然的斜坡槎,那么在施工接缝处实施混凝土浇捣的时候也就具有一定的难度,非常容易导致其混凝土密实度不够,无法达到其设计强度。如果在地下室底板上出现这种情况,就非常有可能导致渗水的严重问题出现[4]。
(2)在实施后浇带浇筑混凝土之前,一定要对整个截面实施水泥薄膜清除,并且要依照施工缝要求把软弱混凝土层和表面松动的砂石等全部就都清除干净,另外还要把两边的混凝土凿毛进行彻底的冲洗,确保其湿润性≥24h。有一些施工单位在进行后浇带内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其两边的混凝土没有实施凿毛处理,从而导致其新旧混凝土粘接强度不够,甚至还会有渗水贯空裂缝问题的出现。
(3)还需要把后浇带混凝土四周进行临时围栏防护,同时实施局部覆盖,这样做的目的不但可以对钢筋污染房梁问题进行避免,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避免钢筋受到人的踩踏。有一些施工单位是在将其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没有对其进行围栏防护,从而导致钢筋杂乱、被认为踩踏等等问题的出现。
(4)在进行后浇带后浇混凝土时需要采用无收缩的,并且掺有一定膨胀剂的混凝土进行使用,在浇筑中要将混凝土振捣密实,同时还要注意对其进行实时浇水养护等。目前依然有一些施工单位对普通混凝土进行使用,或者其混凝土的用量过少,同时随时搅拌随时进行浇筑,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此外,还要注意对后浇带跨内的梁板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注之前,要保证两侧梁板的悬臂结构长期处于受力状态,并且直到后浇混凝土达到75%的设计强度时,方可将跨内的支撑和模板由上到下进行拆除。同时,还要注意在施工前,严格检验水泥、石、砂及外加剂的质量及配合比,并在依照规定浇筑时留置标准养护饰件以便对后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进行验证,浇筑后还要注重对混凝土的实时养护。
4 结语
房建后浇带施工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工程收缩应力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有效连接,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减少安全隐患。施工过程中,要全程加强控制,注意施工技术要点,严格控制质量,对后浇带进行合理设置,最终确保建筑施工的保质保量完成。
参考文献
[1] 刘秀生.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与生活,2012(23):78-79.
[2] 程涛,王奇.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11):145-146.
[3] 陈春波,严冬水.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4):183-184.
[4] 蔡宇宏.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初探[J].赤子,2012(7):293-29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