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重庆《综合基础知识》课后习题及答案详解

2022-04-22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一章

1在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次合作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答: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翻地反封建),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取得了北伐战争的重大胜利。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

2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过渡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意义: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为全国人民指明了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步骤,解决了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保证了我国成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1)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进入一个新时期。

2)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的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对建国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正确结论,并策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3)十二大: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

4)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

5)十三大:比较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我国经济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6)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全党继续前进的旗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81999年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三次重大政治斗争:1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轰炸南斯拉夫大使馆,2批判李登辉两国论,3揭批法轮功。

9)十六大:确立了本世纪头20年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0)十七大:深刻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并将其写入党章。

4如何理解十八大对中国共产党党章所作的修改?

答:大会首次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了新阐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中特道路(实现途径)、中特理论体系(行动指南)、中特制度(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特主义伟大实践。建设中特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

1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答:毛思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

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开始萌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期

争时期。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

星之火,可以燎原》、《<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目前形势和

我们的任务》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问题》、《在扩

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革命军事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的理论

4毛泽东思想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

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

2、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答:十七大提出,第一要义是发展,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统

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3、科学发展观具有怎样的意义?

答:1)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

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2)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指导思想。

4、怎样理解中特理论的特色?

答:时代性、民族性、实践性、开放性。

第四章 法理学

1法的概念和特征?

答:概念: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力和义务为主要内容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

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权力和权利的关系?

答:权力源于权力、权力服务权利、权利制约权力。

3法律关系客体和主体的种类?

答: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负有义务的人,法律上的人主要

是指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权利和义务最基本的形态,包括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法人:具有法律

人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组织。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共

同指向的对象。买书卖书中的书就是客体。双方是主体。

4法律渊源的含义和意义、法律渊源的种类?

答:法的渊源:法的表现形式,法的具体的外部表现形态。

我国法的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行政规章、国际条约。意义:是区分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标志、研究法的渊源问题有助于解决什么样的国家机关有权产生什么形式的法的问题。

5我国的法律体系?

答:法律体系: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的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6法治的含义和基本精神?

答:法治:相对于民治而言,是以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法律至上为核心的一种治理国家的方法。基本精神:良法之治、法律至上、权利本位(1、国家权利源于公民权利,国家权力的行使以公民权利的实现为目的。2、法律应该以人为本,以人文关怀为终极价值。3、法律义务的设定以是否侵害他人的权利为前提)
7我国的立法体制和立法程序?

答:立法体制:中国是单一制的国家,依据宪法规定,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一元性的立法体制,全国只有一个立法体系。

立法程序: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或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定步骤和方式。在整个立法活动中,由法案到法的阶段目前在我国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立法程序,是整个立法程序体系的重点所在。

(提出法案、审议法案、表决和通过法案、公布法律(由国家主席公布))
8执法的原则?

答:执法的原则:行政法治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效率原则。

9司法的特征和基本要求?

答:司法的特征:中立性、权威性、被动性、独立性。

司法的基本要求:正确、合法、及时、公正、合理。

10法律责任的分类以及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特点?

答:法律责任的分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

民事责任:a民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b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是违反了民事义务c民事责任以财产性责任为主,以非财产性责任为辅d民事责任是相对性的责任,是特定主体之间的责任
刑事责任:a刑事责任是犯罪人向国家所负的一种责任b刑事法律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唯一法律依据c刑事责任是一种惩罚性责任,因而是所有法律中最严厉的一种d刑事责任通常是一种个人责任。一般来说,只有实施犯罪行为者本人才能承担刑事责任。

11民事制裁和刑事制裁的区别?

答:a制裁目的不同:刑事制裁指在预防犯罪,民事制裁的目的主要是补救被害人的损失
B程序不同:刑事制裁一般以检察机关以国家名义提起公诉,而民事制裁一般要由被害人主动向法院提起诉讼。

C在方式上,刑事制裁以剥夺或限制自由为重要内容,民事制裁则主要是对受害人的财产补偿。

第五章 宪法学

1我国宪法的主要(渊源)形式?

答:宪法形式即宪法的形式渊源、宪法的渊源形式,也可直接理解为宪法渊源,指宪法的外部表现形式,是宪法的各种创制方式及其外在表现。我国宪法渊源形式主要有:宪法典及宪法修正案、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解释、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2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利制约原则。

3宪法监督的类别?

答:由立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由专门机构监督宪法的实施。我国:由国家权利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体制,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利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4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

答: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整体: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和活动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国体决定政体,但政体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样的政体可以有不同的政体形式,好的政体形式能更充分的体现国体性质。5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答: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人身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基本义务:a维护国家同一和民族团结。b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C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D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E依法纳税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及其职权?

答: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利机关,又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的地位。职权:行使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组织其他中央国家机关,决定国家重大事项,选举和罢免中央国家机关组成人员等职权。

7国务院的组成和职权?

答:组成: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利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职权:1、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2、提出议案。3组织领导全国性行政工作。4领导和管理各部门,各行业的行政工作。5保护华侨归侨侨眷正当、合法的权利和利益。6监督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以及批准有关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建置。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8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及其特点?

答:单一制。特点:(单一制国家共同特点)全国只有一部宪法,只有一套统一的中央机关体系,公民只有一个国籍,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唯一国际法主体,地方所行使的权利源于中央通过立法的授予。我国独特特点:1我国没有实行一般意义上的地方自治制度,中央与地方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地方在律上不具有与中央平等的地位。2为处理多民族的关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赋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以自治权。3未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建立特别行政区,允许特别行政区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并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9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

答:人民法院的性质: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是专门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机关,即只有人民法院才有审判权,其他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无法行使。

人民检察院的性质: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干涉。

第六章主要实体法

1刑罚的种类?

答:5种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4种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答:熊正法治原则、行政公正原则、行政公开原则、行政效率原则。

3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和要件?

答:特征:1是一种合法行为。2是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作为构成要素。3能够实行行为人所预期的民事法

律后果。要件:1行为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4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和抗辩事由?

答:承担方式:赔偿损失、返还财产、恢复原状、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抗辩事由: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受害人的过错、受害人的同意。

5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条件?

答: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3股东共同制定 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公司章程。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营条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具备的条件: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2发起人认缴和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4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5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要求的组织机构。6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6消费者的权利?

答: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有关知识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尊重权、监督权。

7什么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答:1假冒商标、伪造冒用标志。2公用企业等排他性经营行为。3商业贿赂。4虚假宣传。5商业秘密。6低于成本销售。7搭售,附加不合理条件。8违法的有奖销售。9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信誉。10串通招投标。11政府滥用行政权限制竞争。

第七章 主要程序法

1刑事自诉提起的条件?

答:刑事自诉:自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自行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审判指控被告人的行为,确定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并依法予以刑事制裁的诉讼活动。提起所需的条件:1有适合的自诉人。2属于自诉案件的范围。3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4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

2辩护人的范围?

答:辩护人:指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人民法院的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人。1律师.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或者亲友。不能担当辩护人的:1正在被执行刑罚你的人。2依法被剥夺或者限制人生自由的人。3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际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5本法院的人民陪审员。6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7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3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和死刑复核程序的区别?

答:审判第二审程序:指人民法院对上诉、抗诉案件进行审理并且做出裁判的程序。适用于第二审程序的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个月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符合法定条件的特殊案件,经过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死刑复核程序:有核准权的人民法院对已经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查核准应遵循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特征:1审理对象特定。2是死刑案件的终审程序。3核准权具有专属性。4程序启动上具有自动性。5报请复合方式特殊。是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

审判监督程序: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使用法律上却有错误的,依法进行重新审判的程序。改程序不是每一个案件必经的程序,只对已经生效但又却有错误的判决或裁定案件适用。特征:1审理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2由各级人民法院院长提交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决定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而提起的。3必须经有权的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却有错误时,才能提起。4审判法院既可以是原审人民法院,也可以是提审的任何上级人民法院。5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案件将根据原来是第一审案件或第二审案件而分别依照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进行。6具有特定情形的,再审不得加重

原审被告人的刑罚。

4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答:1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原则。2起诉不停止原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原则。3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原则。被告负主要举证责任原则。

5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答:1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3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4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5申请行政机关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6认为行政机关没有按照规定发放抚恤金的。7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8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9除上诉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抽象行政行为。3行政机关对工作人员的奖惩、任 5依照刑事诉讼法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6民事调解行为和民事仲裁行为。免等决定。4终局行政裁决行为。

7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8重复处理行为。

6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特点?

答:简易程序是独立于普通程序的一种民事诉讼程序。特点:1起诉方式渐简便即可以口头起诉。2受理程序简便,即人民法院或其派出法庭可以即时审查,当即受理,也可以另订日期审理。3传唤或通知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方式简便,即可以用简便的方式传唤当事人和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不受普通程序传唤或通知方式和期限的限制。4审判组织简便,即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不需要实行合议制。5开庭审理程序简便,即不必严格按照普通程序的步骤进行庭审。6期限简短。审理期限为3个月,不同于普通程序的六个月。

7仲裁的适用范围?

答: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但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适用仲裁。

第八章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1什么是市场?市场要素有哪些?

答: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市场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要素: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行为、市场秩序。

2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有什么关系?

答:市场经济就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运行形式,在这种形式中,资源配置是由市场导向决定的。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表现在: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商品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二者的区别:1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两个系列的问题,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相对应,是关于人们的经济活动方式的范畴。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对应,它们是关于资源配置方式的范畴。2有商品经济不一定就有市场经济,只有生产社会化高度发达条件下的商品经济才能形成市场经济,而自然经济占主导条件下的小商品经济则不能形成市场经济。3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答: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

4什么是市场机制?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

5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功能?

答: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促进技术创新功能、信息传递功能、利益分配功能、外向开拓功能。

6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有哪些?

答: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是扩大

开放,参与国际分工协作的内在要求。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所有制结构不同。2市场经济运行的目的不同。3分配方式不同。4宏观调控的作用不同。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哪些内容?

答:1建立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切实成为市场主体。2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3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4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九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

1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原因是什么?

答:1企业成为市场主体是健全市场体系,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关键。2企业成为市场主体,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产生作用的客观基础。

2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条件有哪些?

答:1企业有明确的产权。2企业能自主经营决策。3企业之间地位平等。

3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现代企业对由投资人出资形成的法人财产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所有权,并取得由法律认定的独立的企业法人地位。2现代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3现代企业是具有管理层级制的科层组织。4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走向职业化,并造就了一个职业经理人阶层。5现代企业行为目标的专业,由直接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转变为在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中实现利润最大化。

4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关键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包括哪些层次?

答:关键是解决委托人如何有效的监督和激励代理人的问题。包括三个层次: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公司外部治理市场、有关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

5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什么意义?

答:1适应市场结构变化,抵御日益增大的市场风险。2利于形成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和外部市场制衡机制。3利于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企业创新机制的形成。4具有完善的法律规范性和国际惯例性。5利于资本的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6国有企业改革及其深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1冗员问题。2国有改制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3布局与结构问题。4大型国有企业或国有企业集团的产权结构与治理问题。

7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8完善的市场体系有什么作用?

答:1 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实现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2 有利于企业搞好生产和资本运营,成为市场

主体。3有利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

9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构成是怎样的?

答:分为一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一般商品市场包括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

10市场秩序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它对市场经济有什么作用?

答:市场秩序体现的是市场内在的规定性。市场运行的内在秩序一但形成就必然不同层次的上升为法律形式。作用:首先,维系契约的稳定及效力,其次制定竞争规则,规范竞争行为,再次提供宏观调控手段。11市场规则有哪些内容?

答:市场进出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仲裁规则。

第十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宏观调控

1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关系表现为哪几种状态?

答:平衡状态:国民经济一般呈现比较稳定而又具有活力的发展状态,物价比较稳定,就业充分,经济增长可保持一定速度。因此,各国把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供大于求:1企业的市场急剧缩小,产品卖不出去,导致企业开工不足,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减少,事业人口增加。2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出现零增长、负增长或只有少量增长的停滞状态,国家税收大幅度减少,财政赤字增加。3企业生产投资和居民消费减少,货币需求量下降,形成同伙紧缩。供小于求:需求膨胀,1企业的市场扩大,产品不愁销售,企业由此而丧失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的动力,导致竞争不足。2经济增长过快,超过资源承载能力和国民经济所能承受的程度,引起结构失调,效率下降。3投资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增长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呈现双膨胀,信贷规模相应扩张,信贷支出额大于存款额,这种情形出现的必然结果是出现同伙膨胀。

2什么是失业?失业有哪几种类型?

答:指由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磨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3什么是通货膨胀?它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答: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货币现象。影响: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对就业的影响,对对外经济关系的影响。

4什么是通货紧缩?它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答:一般指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通货紧缩发生时,往往是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率三者同时持续下降,失业率上升。影响: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对银行业的影响。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原因是什么?

答:1市场机制的调剂作用具有自发性、滞后性、短期性和不确定性的弱点。2市场机制无法限制垄断。3市场机制不能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4市场机制不能提供公共产品。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有哪些?

答:1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行宏观调控。2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3管理国有资产。4调节收入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5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7什么是政府的宏观调控?它有什么特征?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主体是政府,调控的对象是国民经济总体,调控的中介是市场。特征:1以总量调控为主要调控目标。2以间接调控为主要调控方式。3以物质利益激励机制为主要调控手段。8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1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2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3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实行公平的收入分配。

9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哪些?

答:1促进经济增长。2稳定物价。3增加就业。4国际收支平衡。

10宏观调控的基本方式有哪些?他们的区别是什么?

答:间接调控:政府综合运用计划、经济、法律、行政及舆论等手段,通过市场中介的作用调节和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从而实现宏观调控的方式。直接调控: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手段,直接对每个微观经济单位实施调控的方式。二者的区分:主要是看政府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否通过市场体系这一中介环节发挥作用。

11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方式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变成间接调控为主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2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宏观管理为主。3由行政管理为主转变

为经济管理为主。4由指令性计划为主转变为指导性计划为主。

12宏观调控有哪些手段?

答:1计划手段。2经济手段。3法律手段。4行政手段。5舆论手段。

13什么是宏观调控政策?

答:政府为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制定的方针、原则和行为准则,它通过各种调控手段的具体运用来体现。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外汇政策、汇率政策、收入政策等。14财政政策的手段有哪些?

答: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投资。

15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

答: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16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结合运用一般有哪几种形式?

答:4种形式:1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相结合(双松政策)。2紧缩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相结合(双紧政策)。3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相结合(松货币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相结合(紧货币松财政政策)
17产业政策包括哪些基本政策?

答: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

18宏观调控中如何运用收入政策?

答:政府根据既定目标而规定的个人收入总量及结构变动方向,以及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是
19当前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要侧重于解决哪些问题?

答:1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2完善宏观调控基础制度,构建协调配套的调控体系。3建立和完善法制体系。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

保障制度

1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指的是什么?经过初次分配形成哪些收入?

答:以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参与生产和服务活动所形成的增加值为起点,最后形成各经济主体的原始收入。经初次分配形成:政府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

2什么是国民收入再分配?为什么要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

答:国民收入再分配:指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它是国家对初次分配的结果进行调节的活动。原因:1是社会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需要。2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3是控制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4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后被基金的需要。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什么样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为什么?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原因: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方式的多样化。3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4、在当前,“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是什么?

答: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2劳动还存在重大差别,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有哪些原因?

答:1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2它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3它是发展生产力的迫切要求。

7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表现在哪些形式?

答:1按资本要素分配。2按劳动力要素分配。3按智力要素分配。4按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分配。8如何理解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答:公平与效率是统一的。公平与效率又是矛盾的。(效率与公平兼顾)
9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功能?

答:1保障基本生活。2维护社会稳定。3促进经济发展。4保持社会公平。5促进国民福利。10社会保障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三大层次。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对外经

济关系

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是什么?

答:1 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2 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社会主

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3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需要要求发展对外经济关系。4社会主义国家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要求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2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答:对外贸易、对外资本交流、对外技术交流、国际劳务合作、国际旅游业。

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是怎样的?

答: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沿边沿江和内陆中心城市的开放,沿主要交通线地带和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开放。

4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答:指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和配置,推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的相互联系的过程。

5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1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2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3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和生产力的较大提高。4促进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

6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对外开放带来了哪些挑战?

答:1引进先进技术发展高科技产业与降低对发达国家的依存度。2引进和利用外资与国内的额经济结构调整。3经济全球化下新的贸易格局与提高加工贸易的经济效益。

7我国应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答: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1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二:实施走出去战略。

第十三章中国国情与重庆市情

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据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2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3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4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2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答:2010年。1总人口及增长:总人口13.7亿多,年平均增长率0.57%2家庭户人口:大陆家庭户4亿多,家庭户人口12亿多。3人口结构:性别比例:51:48,民族构成:汉12亿。4人口受教育程度:5城乡人口比例:成49.68,乡50.32.

3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基本状况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答:1大杂居小聚居。2分布范围广,但主要集中于西部及边疆地区。回族满族使用汉语,其余使用本民族语言。解放前只有21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

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彼此尊重互相团结。2各宗教不论大小,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各宗教之间平等相待和睦相处。3实行政教分离,国家政权不能被用来禁止或推行一种宗教,宗教也不能干预国家的行政、司法、学校教育等。4国家保护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保护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5我国各宗教坚持自主自办,在相互尊重、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同外国宗教组织和宗教人士进行交往,但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坚决抵制国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

5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状况如何?

答: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6当前我国人民生活的基本状况如何?

答:就业、居民收入、居民消费、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主,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住房保障和社会慈善事业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
7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答:国家科技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科技资源配置和布局不断改善、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8我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状况如何?

9我国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把节能减排列为约束性指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10综合国力指的是什么?我国的综合国力如何?

答:指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国防外交资源民族意志凝聚力等要素有机关联、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在西方七国和金砖四国11个国家中我国综合国力排第七位。

11重庆的物产资源如何?

答:荣昌猪为全国三大猪种之首,有华夏国宝之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全国最大的长毛兔生产基地。12重庆市下辖哪些行政区县(自治县)?

答:38个,19个区:万州区、黔江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19个县:潼南县、铜梁县、荣昌县、璧山县、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重庆市政府驻渝中区。

13当前重庆的人口状况是怎样的?

答:全是城镇化率55.02%

14重庆的民族状况是怎样的?

答:重庆市是我国唯一辖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直辖市,辖四个自治,一个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的区和14个民族乡。全市少数民族最多的是土家族,其次是苗族,人口最少的是塔塔尔族。

15当前重庆的地区经济状况如何?

答:抓住中央直辖、三峡工程、西部开发带来的历史机遇,重庆积极进行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使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2011年重庆经济增长跃居全国第一。

16重庆有哪些比较优势?

答:1区位条件优越: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区,中国东西结合部。2基础设施功能完备:是中国西部唯一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3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6+1重点产业体

系)4科技教育力量雄厚,人才资源相对富集。5市场潜力巨大。

17结合各方面因素谈谈重庆的综合实力?

答:综合实力是评价一个城市的重要指标,重庆抓住了三大历史机遇,主要经济指标在西部12个省中均排在前5位以内。

第十四章公文知识与公文规范

1公文的含义?(广义和狭义)
答:广义:公文即公务文书,指各类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合法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各类应用文书。狭义:即法定公文,特指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据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主要是条例所规定的15种党政机关公文,同时也包括其他类别的法定公文。

2公文的特点?

、时效性(时代性、及时性、效答:政治性、法定性(法定的作者、法定的权威和效力、法定的制发程序)
用的期限性)、规范性
3公文的作用?

答:1领导指导作用。2处理公务作用。3宣传教育作用。4凭证依据作用。5规范言行作用。

4公务文书(广义公文)通常划分的三个类别?

答:法定公文、法规规章文书、事务文书
5法规的制定权限及特有文种?

答:法规只能由相关法律所规定的高层机关制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全国法规。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党的高层组织制定的--党内法规。省级人大(及法律授权的较大城市、特区、自治州县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常用文种:条例、规定、办法。除此之外其他机关、团体、单位均无权制定法规。这些单位只能在自身职权范围内制定各种规章。

6规章的常用文种?

答:条规定、办法、章程、规则、守则、制度等。

7事务文书的常用文种?

答:计划、总结、简报、调查报告、讲话稿、会议记录、大事记、公示、启事等。

8公文按行文关系的分类?

答:上行文(报告、请示及上行意见)。平行文(函、议案、平行意见,部分通知、纪要特定情况下)。下行文(决议、决定、命令(令)、批复、通知、通报、纪要、下行意见等)
9公文的密级与紧急程度的划分?

答:公文:绝密、机密、秘密。特急<24h,加急公文<3d,一般公文<15d
10、《条例》规定的党政公文文种及其使用范围?

答:15种党政公文。

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公报:适用于公布重大决定和重要决定和重大事项。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纪要:适用于记录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11分析违反公文文种选用规范的混乱现象
答:混用文种、自制文种、误用文种。

12公文格式的要素及其标注位置?

13公文行文的基本规则?

14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15、公文处理的基本要求和程序?

第十五章常用公文写作

1、决定的种类及写法?

2、意见的特点和种类?

3、通知的特点、种类?

4、通知的制法要求及一般写法?

5、通报的特点、表彰和批评通报的写法?
6、通告的特点与分类?

7、通告与公告的区别?

8、报告的特点和种类?

9、报告正文写作的特点?

10、请示的使用范围及其与报告的区别?
11、请示的写法?

12、批复的特点及其与批示的区别?

13、函与请示、批复使用上的区别?

14、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

第十六章 常用事务文书写作

1、会议记录的作用以及两种主要记录的方法?

2、简报的特点与写作格式?

3、计划的种类及使用上的不同?

4、计划正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5、总结的特点与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6、总结与计划的关系?

7、述职报告的含义和特点?

8、调查报告的写作格式?

9、调查报告写作应注意的问题及它与工作总结的区别?
10、简述规章制度的特点和种类?

11、规章制度正文写作的两种主要形式?

12、贺词的含义和特点?

13、感谢信正文的写作内容?

14、慰问信的含义和写作注意事项?

第十七章 道德

1、什么是道德?道德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公民道德?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什么是社会公德?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什么是职业道德?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什么是家庭美德?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