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会视角对6~10岁儿童理解反语社会功能的影响

2023-01-14 来源:意榕旅游网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2, 2, 262-267 doi:10.4236/ap.2012.25041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2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p.html)

The Effect of Social Perspective on 6 to 10 Years Old

Children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Function of Irony

Kaixiang Zhou, Yanjun Miao, Jiyuan Zhang, Jinfu Zha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Email: zhoukx86@hotmail.com

Received: Sep. 19th, 2012; revised: Sep. 29th, 2012; accepted: Oct. 11th, 2012

Abstract: We investigate the 6 to 10 years old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Verbal Irony on different perspective with the Scenarios story theory. The results found that, on different social per-spective, the ability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irony reflected the tinge hypothesis of irony among the children from 6 to 10 years old. Compared with the irony being criticized and bystanders, the irony critics could un-derstand better the tinge function of the irony. The 6 years old children had been able to understand the tinge function of irony from different social perspective. The 10 years old children had begun to understand the humor function of irony.

Keywords: Irony; Social Function; Social Perspective

社会视角对6~10岁儿童理解反语社会功能的影响

周开祥,缪艳君,张继元,张进辅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Email: zhoukx86@hotmail.com

收稿日期:2012年9月19日;修回日期:2012年9月29日;录用日期:2012年10月11日

摘 要:通过情境故事法,考察不同社会视角对6~10岁儿童理解反语社会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社会视角下,6~10岁儿童在理解反语的社会功能均体现出反语的淡化功能;同时,与反语被批评者、旁观者相比,反语批评者理解反语的淡化功能更强;6岁儿童已经能够从不同社会视角理解反语的淡化功能,10岁儿童已经开始理解反语的幽默功能。

关键词:反语;社会功能;社会视角

1. 引言

反语是指借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表达本意,又称反话(成伟均,1991)。也就是说,反语所表达的意思,通常是词语字面本意所隐含的意思,这很有可能会让人产生误解。比如,某人对一个整天在玩的人说:“你真是太勤劳了”。如果只理解其字面意思,那么很可能会产生误解,理解为“表扬”的意思。而Grice(1975)认为在与人交流时,我们期望的是不被误解。我们之所以使用反语,是因为反语所具有的社会功能。

262

1.1. 反语的社会功能

反语不仅仅是直接表达的一种替代方式,更重要的是,反语具有一些直接表达所不具备的社会功能(Dews, 1995; Kreuz, 1991)。使用反语的好处可能远远多于被误解的潜在代价(Roberts, 1994)。

一些学者认为,相对于直接批评,反语特别是反语批评常常被用来表达非常消极的感受(Gibbs, 1986; Kreuz, 1989)。Closton等(1997)发现,反语批评是被用来强调对于被批评者的谴责。在一些场合,不管从批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社会视角对6~10岁儿童理解反语社会功能的影响

评者的意图还是从被批评者的感受来看,反语批评强化而非淡化了批评的态度(Toplak, 2000)。同时,当成年人评价说话者意图时,他们认为反语批评比直接批评更具有嘲讽性(Pexman & Olineck, 2002)。

然而,Dews等提出反语的“淡化假设”(the tinge hypothesis),他们认为,在反语批评中,反语积极的字面意思会淡化反语表达者原本希望表达的消极意思,同时,在反语恭维中,反语的消极的字面意思也淡化了反语表达者想要表达的积极的意思。当成年人做一些关于社会印象的评价时,他们更倾向于认为反语批评比直接批评更有礼貌和更积极,同时,反语恭维不如直接恭维有礼貌和积极(Pexman & Olineck)。Brown和Levinson(1987)认为,反语是被认为是用来减轻交流者之间的威胁并加强交流者之间的知识和态度的分享。他们认为,由于反语是间接的语言,相对于直接批评而言,反语批评在表达批评态度时能更好的顾及被批评者的面子。由于反语批评的字面意思是积极的,因此反语批评是一种比较礼貌的评价,因此,相对于直接批评而言,反语批评不容易引起进一步的冲突,同时,会让被批评者考虑用一种礼貌的方式回应(Leech, 1983)。

另外,反语的幽默功能也在很多研究中得到了证实(Kreuz, 1991; Roberts, 1994)。Dews等(1995)认为反语字面意思和隐含意义之间的差异所引起的惊奇是反语幽默功能的根源。

1.2. 儿童理解反语的社会功能

目前针对儿童反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对反语的理解(Creusere, 1999),很少有研究关注儿童理解反语的社会功能。已有的研究表明,6岁的儿童就能在社会活动中觉察到反语的一些社会功能(Andrews, 1986; Winner, 1991)。Dews等(1996)发现5~6岁儿童能够觉察到反语的淡化功能。Pexman等(2005)发现儿童中期的儿童对于反语的幽默功能的识别能力仍在发展中。张萌等(2006)也研究发现通过反语信念任务的儿童,6岁已能识别反语的淡化功能,8岁开始能识别反语恭维的幽默功能,直至10岁,儿童对反语批评的幽默功能的识别仍在发展中。在以往的这些儿童理解反语社会功能的研究中,从发展的角度验证了反语的“淡化假设”,同时也证明了反语确实具有幽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默功能。

1.3. 不同社会视角理解反语的社会功能

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研究从不同社会视角考察对反语社会功能的理解。Dews等研究发现不管是受话者还是旁观者,他们都认为反语批评的侵犯程度小于直接批评,反语恭维的恭维程度小于直接恭维。Toplak等(2000)让被试把自己想象成情境中的一员,然后从不同视角来理解反语的社会功能。他们发现反语批评的说话人感受到的侵犯性小于反语批评的受话人。但是,已有研究基本都没有明确告知被试从何种社会视角(说话者、受话者以及旁观者)来认知反语的社会功能(张萌,张积家)。同时,还没有研究从发展的角度考察不同社会视角是否对理解反语社会功能有影响。

在目前这个研究中,我们以6~10岁儿童为被试,让被试把自己想象成情景中所要求的角色(说话者、受话者以及旁观者),在儿童熟悉的场景中考察不同社会视角的6~10岁儿童对反语社会功能的理解,探索不同社会视角下,儿童对反语社会功能的理解是否符合“淡化假设”。同时,由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反语批评比较常见,而反语恭维使用比较少,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只选取了日常使用比较多的反语批评作为实验材料。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从西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随机抽取6岁、8岁、10岁组儿童58名、62名和60名,三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58 ± 0.55岁、8.55 ± 0.49岁、10.60 ± 0.48岁,各个年龄组儿童男女各半。

2.2. 实验设计

采用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3(年龄:6岁、8岁、10岁三个年龄段) × 2(批评类型:直接批评、反语批评) × 3(社会视角:批评者、被批评者、旁观者)。其中,年龄为被试间变量,批评类型和社会视角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儿童对批评话语所表达的批评度、幽默度的评定。

263

社会视角对6~10岁儿童理解反语社会功能的影响

2.3. 实验材料

首先拟定故事材料,然后用态度、话语含义和语言现象探测为指标,对3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根据回答情况,检验故事的内容效度。选出其中内容效度比较高的材料,并抽取10名儿童进行施测,进一步检验故事的内容效度以及儿童对故事情境的熟悉度。从这些实验材料中选出内容效度以及儿童熟悉度都较高的实验情境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材料。

实验故事由2个故事脚本共12个故事片段组成,每个故事脚本由3个直接批评故事片段(直接批评–批评者视角、直接批评–被批评者视角、直接批评–旁观者视角)、3个反语批评故事片段(反语批评–批评者视角、反语批评–被批评者视角、反语批评–旁观者视角)组成。其中,每个故事片段中,通过材料的设置,要求被试把自己想象成情景中的一员,使被试成为故事中的角色(批评者、被批评者、旁观者),从而避免让被试从旁观者角度想象故事中的批评者的心理状态。例如,在第一个脚本的“直接批评–批评者视角”的故事片段“你和你的两个好朋友小敏、洋洋一起在家做晚饭,你让小敏和洋洋帮忙洗盘子。洗盘子时,小敏不小心把盘子掉地下摔坏了;这时,你对小敏说:“你怎么这点忙都帮不了”中,通过材料设置,使被试成为故事中的一员,成为故事中直接批评者。

故事材料由不了解实验假设的人员录制。为确保录音产生的额外变量,把故事的主体和最后的评论单独录制。同时,为了使实验情景与真实情景一致,在直接批评的故事片段中,使用批评的语气;在反语批评的故事片段中,使用嘲讽的语气。

2.4. 实验程序

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个别施测,每个儿童被试时间大约为10分钟。首先,对儿童进行侵犯度和幽默度等级评定量表(见图1和图2)的理解训练。然后呈现指导语,并随机呈现故事内容。主试每呈现一个故事片段,首先,要求被试回答有关理解和记忆的问题。每个被试如果有一个问题回答不正确,则剔除该孩子数据。其次,被试回答以下三个与故事内容有关的问题:1) 讲话者信念问题:评估讲话者最后评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2) 侵犯度评定:评定讲话者最后评论的侵犯程度;3) 幽默度评定:评定讲话者最后评论的

264

幽默程度。

2.5. 计分方法

1) 讲话者信念问题:在直接批评和反语批评故事中,被试分别作字面意思和非字面意思回答为正确,视为通过,记2分;否则视为错误,视为不通过,记1分。

2) 侵犯度评定:对讲话者侵犯意图的评定从非常恶意到非常善意分别记1~7分;

3) 幽默度评定:对讲话者幽默意图的评定从非常严肃到非常开玩笑分别记1~7分。

3. 结果分析

首先分析儿童对于故事的记忆和理解情况。结果表明,6岁、8岁、10岁组儿童都全部通过了故事的理解和记忆,因此,180名被试数据均有效。

3.1. 儿童对反语讲话者信念的判断

儿童准确判断反语讲话者信念是准确理解反语

非常恶意 恶意 有点恶意 既不善意也不恶意

有点善意 善意 非常善意

Figure 1. Mean/nice scale

图1. 侵犯度的评定

非常严肃认真 严肃认真 有点严肃认真 既不严肃认真

也不开玩笑

有点开玩笑 开玩笑 非常开玩笑

Figure 2. Funny/serious scale

图2. 幽默度的评定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社会视角对6~10岁儿童理解反语社会功能的影响

社会功能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理解反语是理解反语社会功能的前提。因此,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三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在不同社会视角条件下对讲话者信念的判断(见表1)。

对“反语讲话者信念的判断”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6、8、10岁三个年龄段的儿童在“反语讲话者信念判断”上的正确率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F(2, 180) = 22.163,p < 0.01。6岁和8岁、8岁和10岁、6岁和10岁儿童在反语讲话者信念判断任务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儿童“反语讲话者信念判断”的正确率在批评类型和社会视角这两个因素上均无显著差异,p > 0.05。

社会视角的主效应极其显著,F(2, 132) = 5.03,p < 0.01。在不同社会视角上,批评者和被批评者、批评者和旁观者差异显著,p < 0.05,被批评者和旁观者差异不显著,p > 0.05。事后检验结果表明,批评者视角上的侵犯度要显著小于被批评者和旁观者。年龄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2, 132) = 8.95,p < 0.01。其中,10岁和6岁、10岁和8岁儿童差异非常显著p < 0.01,6岁和8岁儿童差异不显著,p > 0.05。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反语的侵犯等级评定的恶意程度在逐渐降低,并且8到10岁是转折的关键年龄。社会视角、批评类型以及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3.3. 儿童对两类批评幽默度的评定

通过讲话者信念判断的儿童对两类批评幽默度的平均评定见表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幽默度的评定上,不同社会视角(被批评者、批评者、旁观者)差异不显著,p > 0.05。批评类型差异极其显著,F(1,

3.2. 儿童对两类批评侵犯度的评定

通过讲话者信念判断的儿童对两类批评侵犯度的评定见表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侵犯度上,批评类型的主效应极其显著,F(1, 132) = 29.85,p < 0.01,

儿童认为字面批评的侵犯度大于反语批评的侵犯度。132) = 181.09,p < 0.01,儿童认为字面批评比反语

Table 1. Children’s judgment of speaker’s beliefs

表1. 儿童对反语讲话者信念的判断

直接批评

年龄

被批评者

批评者

旁观者

被批评者

反语批评 批评者

旁观者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6岁 8岁 10岁

1.655 0.479 1.724 0.450 1.7581.806 0.398 1.859 0.323 1.9511.950 0.151 1.816 0.331 1.867

0.431 1.7240.149 1.7900.223 1.950

0.450 1.8270.307 1.7900.151 1.900

0.381 1.688 0.467 0.307 1.806 0.276 0.201 1.900 0.240

Table 2. Children’s assessment to the degree of the infringements on two types of criticism

表2. 儿童对两类批评侵犯度的评定

直接批评

年龄

被批评者

批评者

旁观者

被批评者

反语批评 批评者

旁观者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6岁 8岁 10岁

3.125 0.168 3.261 0.171 2.9793.154 0.161 3.333 0.168 3.2683.263 0.189 3.969 0.206 3.294

0.168 3.8180.155 3.3810.199 3.808

0.175 3.7290.179 3.6750.161 4.300

0.168 3.643 0.179 0.184 3.375 0.184 0.184 4.024 0.179

Table 3. Children’s assessment to the degree of humorous on two types of criticism

表3. 儿童对两类批评幽默度的评定

直接批评

年龄

被批评者

批评者

旁观者

被批评者

反语批评 批评者

旁观者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6岁 8岁 10岁

2.604 0.180 2.587 0.184 2.3542.365 0.173 2.500 0.180 2.5183.211 0.202 3.656 0.220 3.265

0.180 3.8180.166 3.8570.214 4.115

0.188 3.8960.192 3.7500.173 4.700

0.180 3.833 0.192 0.197 3.775 0.197 0.197 4.143 0.192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265

社会视角对6~10岁儿童理解反语社会功能的影响

批评更严肃认真。年龄的主效应显著,F(2, 132) = 25.42,p < 0.01。其中,10岁和6岁、10岁和8岁儿童差异非常显著p < 0.01,6岁和8岁儿童差异不显著,p > 0.05。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认为批评的严肃认真程度在降低,幽默程度在增加。另外,社会视角、年龄、批评类型这三个因素两两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三者也不存在交互作用。

4. 讨论

在对反语讲话者信念判断上,6岁左右的儿童已经能理解反语,并且6~10岁是儿童理解反语能力发展的一个飞速发展时期。这与Creusere(2000),Demorest (1984);Dews(1996)等人的研究一致。社会视角对儿童理解反语的影响不显著,有两种可能的原因。可能的原因一,6~10岁儿童所具备的工作记忆能力比较有限。有限的工作记忆,限制了儿童的概念、事实知识和策略知识的激活,限制了各种高级心理活动的开展(桑标,2004)。10岁儿童所具备的工作记忆能力也还不足以记住不同的社会视角信息,导致6~10岁儿童从不同社会视角理解反语的能力差异不显著。但是,已有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10岁左右)儿童的工作记忆能力已经和成人的工作记忆能力相差不大(顾敏敏,2004)。因此,工作记忆能力不是导致社会视角对儿童理解反语的影响不显著的原因。可能的原因二,6岁左右儿童一阶心理理论能力已经得到快速发展,二阶心理理论能力也开始发展(赵红梅,苏彦捷,2006)。6岁左右儿童所具备的二阶心理理论能力已经能够应对从不同社会视角理解反语。

在侵犯度评定中,通过反语说话者信念任务6岁、8岁和10岁三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在不同社会视角下,都认为直接批评的侵犯度显著高于反语批评的侵犯度。这个结论支持了Dews(1995)等人提出的反语的淡化假设(the Tinge Hypothesis),同时,这也是第一次以发展的角度,从不同的社会视角验证了反语的淡化假设。不同社会视角,儿童对于反语批评侵犯程度的评定差异显著,即:处于批评者视角的儿童评定的反语批评的侵犯程度显著高于处于被批评者视角的儿童和处于旁观者视角的儿童;而处于旁观者视角的儿童和处于被批评者视角的儿童评定的反语批评侵犯程度的差异性不显著。这个结果与Pexman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同。同时,这一结果正吻合了中国的一句俗话

266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反语批评者通过反语来委婉的表达批评,而被批评者和旁观者所感受到的是比较严厉的批评。另外,6岁、8岁和10岁儿童对两类批评的侵犯度的评定呈现出显著的年龄差异。其中,6岁、8岁、10岁儿童对于反语批评侵犯度的评定呈侵犯度先增长再降低趋势。6岁到8岁儿童对反语批评的侵犯度评定呈增长趋势可能是因为年幼的儿童理解反语的社会功能时更依赖于字面意思有关(Dews,1996);8岁到10岁儿童反语批评的侵犯度评定呈降低趋势,并且10岁左右儿童反语批评侵犯度评定偏向“善意”一侧,这个结果与儿童理解反语的幽默功能的发展趋势一致(Dews, 2003),可能与儿童理解反语的幽默功能有关。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处于不同社会视角的儿童对于反语批评侵犯度的评定差异再增大,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二阶心理理论能力在不断的发展(赵红梅,苏彦捷,2006),因此更能充分的从不同的视角来评定反语的侵犯程度。

在幽默度的评定中,通过反语讲话者信念任务的6~10岁儿童对两类批评的幽默度评定有显著的年龄主效应。6~10岁儿童对于反语批评幽默度评定呈现幽默度先降低后增长的趋势,并且10岁左右儿童对于反语批评的幽默度的评定偏向“开玩笑的”一侧,即10岁左右儿童已经能够理解反语批评的幽默功能。这与Dews(2003)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而张萌的人(2010)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张萌等人使用的幽默度的等级描述使用的儿童不太熟悉的“幽默”一词来描述;而我们是直接使用“开玩笑”这一更本土化、口语化的说法,减少了儿童在评定反语批评的幽默度时认知资源的消耗,能使儿童以更真实的感受对反语的幽默度进行评定。6~10岁儿童对直接批评和反语批评幽默度的评定差异显著,这与张萌等人(2010)的研究结果一致。6~10岁儿童在不同社会视角对两类批评幽默度的评定差异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即使10岁儿童所具备的二阶心理理论能力也不足以从不同社会视角理解反语的幽默功能。

为什么6~10岁儿童特别是8~10岁儿童从不同社会视角理解反语的社会功能的能力在快速增强。可能的原因有:1) 儿童思维水平的发展。7、8岁以前的儿童思维不具有可逆性,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8岁以后的儿童思维的可逆性开始快速发展(李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社会视角对6~10岁儿童理解反语社会功能的影响

红,高雪梅,2004),思维的可逆性的发展使得儿童可以从不同的社会视角理解反语的社会功能。2) 儿童二阶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心理理论的关键脑区为腹内侧前额叶皮层、颞上沟、颞极(temporal pole)等(Stuss, 2001; Gallagher, 2000),而反语理解的关键脑区主要为为腹内侧前额叶皮层(Wakusawa, 2007)。从产生的机制上来看,心理理论对于理解反语的社会功能的影响在于儿童只有具备较强的心理理论,能够推断他人想法才能够从不同的社会视角理解反语的社会功能。Perner(1985)等人曾经发现6~8岁的时候儿童才能理解二阶错误信念。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二阶心理理论的能力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具备二阶心理理论能力的6岁左右儿童开始能够从不同社会视角理解反语的社会功能,并且随着二阶心理理论能力增强,儿童从不同社会视角理解反语社会功能的能力随之增强。3) 儿童受到教育程度的不断深化。6岁儿童刚刚进入小学,交往活动相对较少,因此,社会经验和语言经验相对较少,这可能会影响儿童从不同社会视角理解反语社会功能的能力;随着儿童教育程度的不断深化,社会经验和语言经验得到不断提高,从不同社会视角理解反语社会功能的能力也就不断增强。

了解6~10岁儿童从不同社会视角理解反语的社会功能的差异对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重要意义。父母或者教师在批评儿童时可以多使用反语,从而淡化批评的侵犯程度。同时,父母和教师又要考虑到作为批评者所体会到的侵犯程度要比被批评者所体会到的侵犯程度低,有方法的使用反语批评。

5. 结论

6~10岁儿童从不同社会视角理解的反语的社会功能为淡化功能。同时,6~10岁是儿童理解反语社会功能能力快速发展阶段,并且,10岁儿童已经能够理解反语批评的幽默功能。不同的社会视角对儿童理解反语的社会功能确实有影响,年龄越大的儿童从不同社会视角理解的反语批评的侵犯程度差异越大。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成伟均(1991). 修辞通鉴.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顾敏敏, 鲁忠义(2004). 儿童的工作记忆广度. 心理科学, 27期, 137- 139.

李红

, 高雪梅, 吴睿明(2004). 儿童青少年的审美心理与教育. 重Copyright © 2012 Hanspub 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7-20.

桑标(2004).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38- 140.

张萌, 张积家(2010). 6~10岁儿童对反语社会功能的认知. 心理科学, 33期, 329-332.

赵红梅, 苏彦捷(2006).学龄后心理理论的持续发展——从“获得”到“使用”的转变. 心理学探新, 26期, 22-25.

Andrews, J., Rosenblatt, E., Malkus, U., Gardner, H., & Winner, E. (1986). Children’s abilities to distinguish metaphoric and ironic ut-terances from mistakes and lies. Communication & Cognition, 19, 281-297.

Brown, P., & Levinson, S. C.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lston, H. L. (1997). Salting a wound or sugaring a pill: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ironic criticisms. Discourse Processes, 23, 24-45. Creusere, M. A. (1999). Theories of adults’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irony and sarcasm: Applications to and evidence from research with children. Developmental Review, 19, 213-262.

Creusere, M. A. (2000). A developmental tests of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verbal irony: Children’s recognition of allusion and pragmatic insincerity. Metaphor and Symbolic Activity, 15, 29-45.

Demorest, A., Meyer, C., Phelps, E., Gardner, H., & Winner, E. (1984). Words speak louder than actions: Understanding deliberately false remarks. Child Development, 55, 1527-1534.

Dews, S., Kaplan, J., & Winner, E. (1995). Why not say it directly?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irony. Discourse Processes, 19, 347-367. Dews, S., & Winner, E. (1995). Muting the meaning: A social function of irony. Metaphor and Symbolic Activity, 10, 3-19.

Dews, S., Winner, E., Kaplan, J., Rosenblatt, E., Hunt, M., Lim, K., McGovern, A., Qualter, A., & Smarsh, B. (1996).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s of verbal irony. Child Devel-opment, 67, 3071-3085.

Gallagher, H. L., Happe, F., Brunswick, N., et al. (2000). Reading the mind in cartoons and stories: an fMRI study of “theory of mind” in verbal and nonverbal tasks. Neuropsychologia, 38, 11-21.

Gibbs, R. W. (1986). On the psycholinguistics of sarcas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15, 3-15.

Grice, H. 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reuz, R. J., & Glucksberg, S. (1989). How to be sarcastic: The echoic reminder theory of verbal iron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18, 374-386.

Kreuz, R. J., Long, D. L., & Church, M. B. (1991). On being ironic: Pragmatic and mnemonic implications. Metaphor and Symbolic Ac-tivity, 6, 149-162.

Leech, G. N.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New York: Longman. Pexman, P. M., Glenwright, M., Krol, A., & James, T. (2005). An ac-quired taste: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humor and teasing in verbal irony. Discourse Processes, 40, 259-288.

Pexman, P. M., & Olineck, K. (2002). Does sarcasm always sting?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ironic insults and ironic compliments. Discourse Processes, 33, 199-217.

Perner, J., & Wimmer, H. (1985). “John thinks that Mary thinks that…”: Attribution of second-order beliefs by 5- to 10-year old childre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39, 437-471.

Roberts, R. M., & Kreuz, R. J. (1994). Why do people use figurative language? Psychological Science, 5, 159-163.

Stuss, D. T., Gallup, G. G., & Alexander, M. P. (2001). The frontal lobes are necessary for “theory of mind”. Brain, 124, 279-286.

Toplak, M., & Katz, A. N. (2000). On the uses of sarcastic irony. Jour-nal of Pragmatics, 32, 1467-1488.

Wakusawa, K., Sugiura, M., et al. (2007). Comprehension of implicit meanings in social situations involving irony: A functional MRI study. NeuroImage, 37, 1417-1426.

Winner, E., & Leekam, S. (1991). Distinguishing irony from deception: Understanding the speaker’s second-order intention.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9, 257-270.

2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