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5月6日至9日,我有幸参加了xx培训中心承办的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网一起”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在这里首先衷心的地感谢华信公益基金给我们提供的这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也感谢各位教授、老师的精彩讲座。他们的讲座贴近实际教学,充实而又愉悦,使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认真细致地学习,让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然,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曹晏平老师执教的音乐课《森林中的铁匠》,内心的感受真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感觉那不是一节简单的音乐课,而是一场艺术盛宴。我多么希望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孩子能有机会体验一次这样的音乐课,哪怕只有一节。我们的孩子,我们的音乐教学还停留在那种最古老的教学模式——老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
虽然我们学校是乡镇的一所中心小学,但音乐专业的老师特别少。我们全乡镇105名教师,只有2名老师是音乐专业。而我们仅有的这两名老师还不是专职音乐教师。在广大农村地区(除了县直小学外),音乐被当做副课对待,我们的教室没有乐器,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甚至没有投影仪(全校400名学生,只有一台投影仪)。所以,在羡慕上海孩子拥有的艺术殿堂的同时,我也为我们的孩子所处的学习环境感到痛心。去年,我在教全校一、二、三、五年级共7个教学班的音乐课,同时还在教五年级数学。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校情、我们的学情,限制了我们音乐教学的发展。我们的五年级学生认识简谱的特别少。记得,在我刚接过这班学生的时候,第一堂课我教他们唱《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的简谱,他们说:“老师,我们不想唱简谱,太难了!”我们的孩子没有一点点音乐基础,甚至一间空教室对我们来说都是奢望。我们的音乐课多数情况下合班上,两个班,80名左右学生。说实话,有时候真的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组织教学很困难,教师还得维持课堂纪律。教学器材紧缺,只有一个扩音器。我们学校没有建设艺术团队,兴趣小组也没有。我们的学生课余活动比较单调,有的只是乒乓球等这类体育活动,没有艺术类活动。基于这样的校情、学情,使我的音乐课内容很宽泛。例如低年级音乐课,我会教孩子们好听的儿歌、律动,或者简单的舞蹈动作、课堂游戏欣赏民乐、轻音乐等。中高年级的孩子我会教他们短小的民歌、诗歌朗诵、简单的舞蹈动作、欣赏民乐、轻音乐、观看中外著名大学的图片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低年级学生更喜欢律动,喜欢边跳边唱。我将音乐课当做开拓学生视野,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课程,我的音乐课的目标是:真正使学生“动”起来,使学生从音乐课中感到快乐。进而塑造学生乐观、开朗、勇敢的性格。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想象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