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住在父母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最近在深刻的反省自己,在妈妈这个角色上,我一直扮演的不温不火,平时比较关注娃的语言变化和环境适应力,但却容易忽略他的性格成长和内心世界,在和孩子的互动上,容易陷入“你应该怎么做”的野蛮教育陷阱,其实内心又特别希望他有个最好的成长环境,特别是软件方面,能够滋养到他内心,以后不管做什么都有幸福感!
两岁半到三岁半这一年感觉娃的性情变化挺大,原来挺乖顺,现在变得脾气越来越焦躁,说好的事动不动就要耍赖,不随他意还要跳脚哭闹,注意力都在耍拳弄棍、吃零食、看电视和玩游戏上,小小人儿还特别倔,不服管不服打。我一直把他这些问题放大,以至于近半年总是和他对着干,总是硬来,全然没有去客观看待他还是很小的孩子,这些情况每个小孩子都可能会出现,在较劲过程中,正面管教太少,负面管教太多,以致感觉一直不顺畅。
上周末一个人带他一天,发现他没有小朋友玩时关注点只有吃糖、喝饮料和玩游戏,一天就这几条反复,于是在他第二次要玩小伴龙游戏的时候对他发飙了,直接删了并严厉告诉他我已经删了,从此没有小伴龙了,当时在外面停车场,他拿着我的手机来回找了下发现真删了,开始低头抹眼泪,然后哭得特别伤心,我冷处理他,任由他在公共停车场上歇斯底里的哭,晚上回去静下来意识到今天对他的伤害,和这段时间对他的严厉,心里特别难受,开始深刻反省,久久不能平静,最后决定写一封短信给他,因为早上很早就要出门上班,也怕自己当面念的时候情绪太外显,所以委托他爸单独念给他听。
“宝贝,对不起”
宝贝,今天妈妈删了你最喜欢的小伴龙游戏,任由你歇斯底里哭,还对你厉声呵斥,是妈妈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我应该更平等的对待你,你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想法,你想做什么,你想吃什么,你想说什么,我应该首先尊重你,然后引导你。
宝贝,你一天天在长大,在变化,妈妈对你的希望却始终如一,希望你自尊并尊重别人,善良但不被人欺,有追求但不自我压抑;你太小而我太急躁,你拿了别人两颗糖,你又要玩游戏,你见了饮料和冰淇淋就要吃,妈妈总担心这是变糟糕的趋势,想去改变扭转,但往往变成了遏制,阿姨说我打你就是以大欺小,确实,我应该找到更好的方法去帮助你、去爱你。温柔而坚定是爸爸妈妈最高的标准,我会和爸爸外婆好好商量,我们都要学习成长。
宝贝,你慢点长大,也给妈妈点时间成长,来更好地爱你,陪你成长!
上午,他爸爸来电话说你肯定意想不到“他一边听一边默默地流眼泪,不哭就默默流泪,听完还久久不能平静,我拥抱了他好一会”,他说,你看其实他已经很懂了。瞬间泪崩,对自己这么长时间的不觉知自责,下午特意早点回去接娃放学,问他今天在学校里玩得怎么样,他说“今天你给我写了信,我就哭了”,问他 “那你听懂了吗”,他不说话,然后开始哽咽的说了句“你怎么这么好,妈妈,我爱你”,这一刻,我才彻底意识到,所有的所谓孩子不乖的种.种问题,其实都出在我们大人自己身上。
后来在和老师的交流中,老师也提到:有时候孩子一个所谓的小小的“问题”,大人会将其无限放大,甚至会拿别人家的孩子去比较。你怎知别人家的孩子就一定完美的无可挑剔。据我一个学期的观察,这娃虽然外表大大咧咧的,喜欢耍拳弄棒的,但其实内心还是有点脆弱的。每当他因为某件事情受到表扬或高兴,他会偷偷抱着我的脸亲了又亲,整个一天的状态都很好。他也会犯错,我通常也会示意他让他知道老师是知道的,只是没有说。孩子比大人更需要尊重和尊严。
孩子是一张白纸,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孩子需要很多的爱,之前我一直反对“爸爸宠溺”,现在开始试着理解他爸对他的态度,也试着信任孩子和他爸的相处给他带来的积极正面的部分,这也是爸爸对他爱的表达,而不再坚定地认为这样的爱就是宠溺,就是不对。宠和尊重不一样,宠溺是没有原则和底线的,而尊重是有原则和底线的,我们要在充分的爱中逐渐建立起规则。
女性本来就是更感性,更情绪化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接受我们会存在暴躁的问题,但我们可以慢慢改善。比如,在很生气的时候先深呼吸、或者先回避一下,把孩子交给其他在场的冷静的人。不要直接对着孩子就开火。引用蒙特利梭教育的一句话“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